2、起始于1992年的海南岛投资热,让人们见识了各种“大手笔”的开发项目,也听惯了各种广告式的豪言壮语,从房地产到旅游,比比皆是。然而,到了1995年下半年,豪言壮语余音未了,不少公司早已是人去楼空;许多项目则变成了“烂尾楼”甚至一片废墟——海南大特区,成为当时全国泡沫经济的重灾区。
3、当时,人们对现实的判断难免会带有几分悲观的成份。然而,事情的发展并非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
4、1998年4月12日,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一期开园迎宾,当年游客仅50万人次,营业收入3600万元。2007年,南山实现年游客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5亿元。
5、南山文化旅游区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卓绝的文化内涵和一流的服务,成为海南旅游业中升起的一颗新星。十年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500万人次,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了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国务院“三亚热带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团中央和国家旅游局授予的“青年文明号”,以及“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获得的省级荣誉有:“海南省质量奖”,“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海南省文明诚信企业”,“海南省管理效益型先进企业”,“海南最佳企业创新奖”,“海南省国宾接待基地”等。就在本文截稿之时,又传来了南山文化旅游区荣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十大亮丽品牌”的消息。
6、年轻的南山文化旅游区迅猛突进的轨迹、坚实稳健的步履,牵动了各方人士的探询目光。人们徜徉于这个大型文化生态旅游区,纵览南山奇观,审视南山品牌,探讨南山模式,关注南山效应,思考南山现象,不禁感慨万千……
7、南山奇观——生态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8、南山,坐落在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西南20公里处,海拔虽只有470多米高,却是中国最南端的山峦。
9、南山,又称“鳌山”,因其形似巨鳌且是中国最南面的山而得名。她面朝大海,风景独秀。1962年,一代大师郭沫若到南山游览,对其水光山色赞叹不已。在《游崖县鳌山》一诗中,他把南山誉之为“南溟奇甸”。其实,南山历来就被佛家称之为吉祥福泽之地。据佛教经典记载,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大愿即是“常居南海”。中国唐代著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多次东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大云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日本第一个遣唐僧侣空海和尚也因台风所阻,漂至南山,并由此登陆中国到长安留学。祖意西来,禅风东播,南山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留下了的千古佳话。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祝福则更让南山与千年福寿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10、到目前为止,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已累计投资20亿元人民币,经营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的核心景观由“三园一寺一谷一湾”组成,即:观音文化苑、慈航普渡园、如意吉祥园、南山寺、长寿谷、小月湾;拥有108米高的南山海上观音、金玉观世音、天下第一日月同辉龙凤砚等三个“世界之最”级景点;南山素斋被评为“中国名宴”,南山休闲会馆被列入“中国十大度假别墅”。南山文化旅游区已具备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接待会议所需的食、住、行、游、购、娱全部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