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乌龟去哪里放生,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公保扎西在西宁调研宗教工作
分类: 佛教故事 热度:415 ℃

西宁乌龟去哪里放生,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公保扎西在西宁调研宗教工作

7、从法幢寺的历史沿革看,它传承了历史悠久的汉传佛教文化。法幢寺属于汉传佛教天台宗(也称“法华宗”)。据史料记载,天台宗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几大教派之一。这一教派是1400多年前陈、隋时期一位名叫智顗的大师创立的,以他住天台山故名。这一佛教派别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长期占着重要地位,并传入日本。法幢寺的始祖心道法师为弘扬天台宗作了毕生的努力。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他来青海塔尔寺学习藏传佛教密宗,学会了藏族语言文字,深谙密宗要旨。九世班禅大师亲自为其授密宗金刚大灌顶,授记为丹巴增贝堪布佛。他融汇天台宗密宗,独创法幢正宗,在我国西北地区佛教界影响较大。我省湟源县波航乡女子祁秉吉皈心道法师,授法号广闻,法名尘空。尘空夭志不渝,在我省各地游化多年,共得善款白洋四千五百多元,1943年,选址在西宁市城西区园树庄西旱台筹建法幢寺,又经其后润灵及慈云三代主持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90年前后建成一座占地一十八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各项设施配套的寺院。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法幢寺建寺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其沿革却有深刻的历史渊源,而且具有与内地汉传佛教明显不同的汉藏合璧的特点。

8、法幢寺迁建西宁南山这块地方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西宁南山其形如卧凤,相传南凉时风凰飞临山巅,故名凤凰山。那时山坡上建有佛教寺庙,称南禅寺。明代形成寺庙建筑群,藏族高僧舍利卜奏请朝廷,永乐皇帝敕赠匾额曰“华藏寺”。据传曾有孔雀一双栖息寺庙之上,时人遂建一楼名孔雀楼。明夏瓒写《南禅寺孔雀楼》一诗,有“传闻孔雀旧栖游,禅院新修孔雀楼”之句。清末这里的寺庙多毁于兵燹。民国时期,社会人士发动民众捐款,重新修复了寺庙,现存的“小西天萧曹殿”、九间殿、南大殿等,都是民国时的建筑。自明代以来,这里一直是开展宗教活动的地方,也是文人集会、民众游览的场所。民国时这里在重要的民俗节日里都会举行规模宏大的庙会,西宁民众“倾城往游,盛况空前”。现在法幢寺在这里重建,实在是最佳的选址,不仅法幢寺有了一个好归处,而且承袭了这里的人文积淀,保护和提升了这一重要的人文景点,可谓是相得益彰。

9、第法幢寺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青海全省唯一的一座汉传佛教比丘尼寺院。社会关注度就高。

10、第寺中供奉的玉卧佛,长7米,重约8吨,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取材于缅甸,由缅甸高级技师雕凿而成。质地和雕刻之精美,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