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放生护生团网站查询

时间:2023-05-17 08:29       来源: 未知

 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救助众生于急难恐怖,虽然菩萨的愿力宏深,但是否与众生自作自受的因果报应相违背?这种解救是临时改变受报的缘吗?今后还会不会再现行?

 佛教里面没有迷信,希望自己对于经教要深入。经教深广没有底线,真的是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去学习,生生世世都学不完。你明白之后才知道求观世音菩萨,急难、恐怖的时候求观音菩萨救助,是求谁?求自己。

  自己能求菩萨这个心,那个心是真诚心、那个心是清净心、那个心是慈悲心,这就救了自己,就把自己现前的业障化解,是这么个道理。如果你要相信自心之外还有个观音菩萨,那叫外道。

  自性观世音,唯心解灾难、消灾难,这哪里是迷信!要不谈这个,给你讲真的原理,就是清净心能化解一切灾难,真诚心不受一切灾难,慈悲心能化解一切毒害。所以念观世音菩萨把自性的清净、慈悲、真诚念出来,一切灾殃就化解了,这是理,要懂得这个理,你就不会怀疑了。你问将来灾难还有没有?怎么会没有?你一念迷了灾难就来了,一念觉悟了灾难就化解。你要想永远没有灾难,念念觉而不迷,灾难就永远没有了。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总的原则、总的依据。

  文摘恭录: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十九)(共一集)

  2008/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432-0001

《禅生活:存在和灵魂》—了解禅与生活的因缘关系

基本信息

书名:铃木大拙:禅生活

书号:978-7-5443-5189-8

定价:38.00元

主编推荐:

过一种真实和觉悟的生活,摆脱桎梏、走向自在的生活

1.铃木大拙是世界著名的禅学思想家,把禅学介绍给西方的第一人;

2.铃木大拙是一位受到日本寺院僧侣尊敬的学者;

3.铃木大拙,与胡适、鲁迅等都是当时的文化大师;

4.本书先后在英国和日本出版,是一本讲解祖师参禅生活和证悟经验,对现代人的生活有所启发的著作;

内容简介:

济南放生护生团网站查询

《禅生活》原名为“Living by Zen”,于1950年分别在英国和日本出版。在书中,铃木大拙从崭新的角度来阐述禅的精髓,从而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禅与生活的因缘关系,明了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的真实面目。

铃木大拙从西方的 “神”及“神圣的思想”引申出禅生活的论断,然后论述了何为证悟,再以盘圭禅师为例,就如何获得证悟体验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借用大量公案实例分析论证了公案对人的证悟的重要性。铃木大拙着重指出:禅的本质为般若,即大智。禅就是学人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打成一片而透脱的实践,这一实践手段就是坐禅。

读者推荐:

1.禅可以揭示生命的本源,唤醒人的内在经历体验,焕发人的旺盛的生命力。

2.所谓“禅生活”,就是整个生活本身,是至善至美的。

3.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我们并非借助于禅而生活,而是生活于禅之中。

4.仅仅生活于“禅”之中并非至善至美,我们应该基于“禅”而生活。

目 录

推荐序 基于禅而生活(小堀崇柏)1

第一章 禅生活 1

第二章 禅之概观 13

(一)如何是佛 /16

(二)接化手段 /31

(三)本来面目 /42

(四)公案问答 /50

第三章 明心见性59

(一)如何是悟 /61

(二)把握当下 /74

(三)当下顿悟 /86

(四)如何用功 /90

(五)德山点心 /95

(六)彻见本性 /99

(七)本来清净 /102

(八)随机施教 /107

(九)大彻大悟 /114

(十)芥子须弥 /126

第四章 觉悟之路 131

(一)禅宗典籍 /133

(二)禅的发展 /138

(三)摆脱束缚 /144

(四)叩开禅门 /147

(五)悟道因缘 /152

(六)盘圭求道 /162

(七)不生之禅 /170

(八)禅与净土 /182

第五章 公案 193

(一)石上栽华 /195

(二)生死事大 /203

(三)庭前柏树 /208

(四)长夜明灯 /221

(五)信心为本 /230

(六)拳打脚踢 /243

(七)禅悟价值 /249

精彩书摘

《禅生活:存在和灵魂》

他使用类比与化学和物理科学原理来帮助解释禅宗的教诲。我建议科学训练。 这本《禅生活》就是源自铃木大拙先生内心深处的大悲大愿。本书的著述意图在于,以西方人为对象,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阐述东方精神的瑰宝——禅的精髓。本书问世之前,铃木大拙先生主要致力于禅学入门的启蒙工作,其著述的目的大多在于使西方人能够初步了解“禅为何物”。为了使西方读者在入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禅与生活的因缘关系,更深入地明了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的真实面目,而独具匠心地撰写了这本《禅生活》。

现代日本人的思维行动方式颇为奇妙,受到外国赞赏的思想乃至生活方式等往往深受日本人的注目和极力效仿。他们对待禅等东方文化中的精华的态度也是如此。一位留学英国的日本学者,由于来自禅佛教盛行的国度而经常遭遇英国人请教“禅为何物?”这位学者本人难以应对,甚为苦恼。他曾向我述说过内心的困惑:“我本来为了学习法律来到英国,却没有想到经常被问到有关禅学的问题,而我自己却一无所知,深感羞愧。”为此,这位学者回国后开始翻阅禅学方面的书籍。

我可以将铃木大拙先生的著述比喻为他以大慈大悲之心穿过而扔掉的草鞋,或者可以称之为他曾穿着徘徊于十字街头的破草鞋。铃木大拙先生穿过的破草鞋摇身变为一本本著述,不断地流向世间,流入禅修者的心田。禅生活

近年来,外国人关注禅学的信息不断地反馈到了日本,从而导致不少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和了解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外国人为阅读对象,用英语撰写的本书,反译为日语而呈现在日本新一代读者的面前,应该说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禅生活”这一命题的内涵何在呢?换言之,这一命题意味着我们芸芸众生的所有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与禅相伴,与禅共存。

可以设想一下,难道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曾须臾脱离过“禅”吗?我们可以欣赏一下饲养在鱼缸中的一尾尾小鱼,任凭如何拼命地挣扎也脱离不开那个小小的世界,若是强行逃离,最终只能落得个遍体鳞伤、必死无疑的可怜下场。正所谓世间法是梦幻空花,非世间法亦是梦幻空花,都是无法把握的,世人终究跳不出世间法的窠臼。

如果我们从其他角度来观察一下的话,所谓“基于禅的生活”可以理解为:在我们呱呱落地世间之前业已具有的“头脑”之上再添加上另外一个“头脑”之意。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反复阐述这一命题呢?这是因为我们往往由“何为人之本源”这一似乎一清二楚的日常生活疑问出发,最终卷入自身内心的思想纠葛而陷入束手无策、不可自拔的境地。毋庸赘言,这是一个愚蠢至极的结局。而正是这种“愚蠢”发问的本身,向我们芸芸众生展示了一个迄今为止未曾领悟过的思维领域。

换言之,所谓“愚昧无知”就是一种“好奇心”。“好奇心”可以称之为“神”赋予我们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恐怕“神”就是为了更加了解自身本源而创造了人类,继而借助人类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吧?

禅就是生存,禅就是生活,生存就是禅。也就是说,我们芸芸众生并非借助于禅而生存,而是生存于禅之中。但是可以说,所谓“芸芸众生借助于禅而生存”这一论点就是源于对上述事实的认识。

所谓“禅生活”,就是整个生活本身,即意味着生活本身就是至善至美。因此,这种生活源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毫无必要去尝试或刻意寻求主观能动性之外的任何其他之物。如果生存于禅之中,那么无论天气何等恶劣,日日也是“好日”。

所谓道德,通常为善恶、邪正等诸多观念所束缚而“作茧自缚”,难以超越其概念范畴。如果超越了其概念范畴,就已经不能称其为道德了。本来,道德本身是难以自由而自立的。与道德相比,禅不为任何观念所束缚,恰如翱翔于天空的飞禽,遨游于水中的鱼虾,绽放于原野的百合,无拘无束而自由自在。

禅的生活,向我们揭示了感悟单纯依靠理智所难以把握的另一个不可思议世界的途径。宋代最著名的文人苏东坡(1036~1101)参禅修道,禅学造诣颇深,他有这样一首诗传世: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观潮》)

这首诗展现了庐山美丽而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不论我们期望禅悟,还是不期望,大自然的景色都依然如故。不论你前往观赏之前,还是观赏归来之后,大自然的景色都毫无二致,一如诗人所吟咏的“到得还来别无事”一句。也就是说,不论这个世界上有无禅的存在,大自然的景色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依旧是同一个世界。但是,其间我们的思想意识一定萌生了新的变化,否则眼前的大自然景色绝不会呈现“相同色彩”。禅的生活,迄今为止一直存在于我们芸芸众生的心怀之中,由于接触未曾认识过的“日常琐事”而感悟。而这些所谓“日常琐事”对我们整个人生产生影响之时,则将转化为“终身大事”。

铃木大拙先生力图借用这一诗句,向从未目睹过庐山绝景的读者展示山川湖海之美。我想很多读者一定会见诗而生欲一睹为快的激情。这与许多人看到反映阿尔卑斯山脉壮丽雄姿的照片而萌生登顶览胜的欲望如出一辙。但是,无论诗句或照片的描述映照如何逼真,都不过是画饼充饥。如果不亲临绝景佳境,用自己的双眼去仔细观察或用自己的双手去亲自触摸,终究难解千般之恨。只有通过切身实地的体验和观察,才能够使人心情释然。

不亲口尝一尝梨子,就永远不知道梨子的滋味。眼观一叶可窥知群山景色,即如身临其境而获得的经验,获得“庐山烟雨浙江潮”的感慨。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感慨,这种感慨就是所谓“无别事”的境界,就是对不为悲喜而动的自然风光的感叹,就是向尚未目睹此般佳境的众生传递萌发的热情。由此,宗教与历史发展同步而逐渐浸入广大凡夫众生的饥渴心田。

第四章 觉悟之路

(一)禅宗典籍

广而言之,通往悟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形而上学或哲学乃至学术知识;一条是通过心理思维乃至主观意志。前后二者,由于难以名状的精神苦闷,都是企盼抓住身边的任何一根稻草而摆脱苦恼这一起点出发的。

这根稻草,由于代表人的性格的主要色彩以及无意识作用的环境因子,而变为知识型或论理型或感情型。哲学家知识渊博、头脑发达,而从事所谓宗教活动的人一般属于情绪型或伦理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家、科学家、道德家,并且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

但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成为上述所谓某种“家”的强烈愿望。虽然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哲学家,但是,有一部分人求知欲较为强烈,颇有理论头脑,乐于挑战人生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一部分人,即使明了以自己的十足勇气和逻辑思维的敏锐头脑,最终并不一定会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但是,他们仍然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起步前行。

相反,比较注重情感生活的人往往选择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一部分人,如果有机会接触宗教启蒙者,往往会洗耳倾听他们的人生导航指南。这一部分人并不打算去深入探讨,而只是希望寻觅一条通往解脱之路,否则堕落的危机感将迫在眉睫。他们没有可能从容地运用正统理性作用而生活。这部分人可称其为献身于佛陀的使徒。

一般来说,倾心于禅的人较为富于理性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富于经常从理论角度考虑问题的精神。换言之,这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理性而直观的倾向。表面上看,他们注重逻辑思维,对于自己不甚理解的事物有兴趣深入探讨,但是他们的求知欲望远远不及立志成为职业哲学家的那部分人强烈。他们往往在向前行进途中,为了获得最终的解决办法而选择捷径。他们的直觉感知能力比理性作用更为活跃。因为他们认为:直觉感知能力对于理解真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一个易于运用的手段。由于是在与虚空和抽象概念打交道,所以他们并不满足于逻辑分析以及辩证思维过程;相反,他们对接触直接而具体的事物极感兴趣。虽然他们的智商极高,但他们并不打算仅仅依赖于此。如果他们没能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才智而误入歧途,则将永远脱离真正的实在世界。他们对于这一危险倾向的认识虽然较为暧昧模糊,但又具有一定的认识。这部分人由于富有一定理智,所以比较容易从属于某种信仰意志,极为容易轻信充满情趣而富有魅力的思维方式,但不会成为其牺牲品。

对于禅宗研究者来说,《景德传灯录》是极为重要的典籍,为宋初道原编撰,分为三十卷。内容包括禅的滥觞以及经六朝时代菩提达摩的阐发弘扬,历代禅师的传承而发展至宋代的禅宗历史。《景德传灯录》的历史价值在于,收录了历代名僧的问答、法语、开示等其他史籍。《景德传灯录》的历史编年,尤其被奉为六祖慧能以前的祖师传记,并非“历史事实”。我个人以为有必要对照敦煌出土资料进一步彻底地探讨研究。我曾在有关中国初期禅思想史的诸研究中探讨过这一课题。

如果查阅一下《景德传灯录》有关禅宗史上有名禅师的传记,即使较为简短的传记,我们也会从中了解到这些禅师大多对佛教经典、儒教古典及老子等所撰典籍素有研究。这是一个值得禅宗研究者注目的历史事实。他们并没有在理智上满足于对这些历史典籍的探讨研究,而是力图找到一个更为简单而准确,能够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研究《金刚经》的杰出学者德山宣鉴禅师。

德山宣鉴禅师主要从理性角度研究理解《金刚经》,著有《青龙疏钞》。德山禅师初闻禅法,并未深信。但是,他一定是感觉到了自身的不安情绪,虽然这种意识还较为朦胧。他一定感觉到了自身对禅法的向往憧憬。表面上,德山禅师曾经反对禅法,并以打破禅法为目标。

此外,志道禅师曾经花费十余年时间研究《涅槃经》,未明大意。后来参六祖慧能,以求开悟。《涅槃经》中最令志道费解的是这一段经文:“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意是说,超越生死即为无上幸福的绝对寂静。

但是,志道对此经文百思不解。他认为,如果生死相对的世界全部毁灭,即事物归于绝对无之状态,任何人都不会残存于世,那么究竟由谁来享受无上的幸福呢?志道认为涅槃就是归于死寂,而得出了如此推论。慧能认为,志道至今还没有从相对性与理性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自由之人,遂教诲道:“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见前,当见前之时,亦无见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95

也许有人认为,慧能的这段推论未免过于抽象。但是,我认为这种判断是理性思索和合理思考的结果。从禅者的观点来看,慧能的语言直接地表现了他的精神直觉,他活在永远的现在之中。在这个境界里,他亲身地体验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死没有发生。

这正是志道孜孜追求的答案。

我在前面谈到,倾心于禅的人较为富于理性思考。这意味着他们以理性尝试之后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力图发现一条能够更加直接地应对现实的途径。无论出于何种动机,无论从任何环境条件步入禅门,他们都极其渴望邂逅能够解释终极真理的至为简单实际而有效的“当下一句”,以期从心灵的诸般烦恼、从复杂繁琐的辩证法中解放出来。

禅吸引了较为富于理性思考类型的人,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趋势。因为他们体悟到:如果沿着合理的途径探索钻研下去的话,必将陷入死路一条,而悟则是将其从窘境中拯救出来的光明大道。

所谓知性,原本为调节我们与二元思维世界关系的工具,但它并不是一件适合于探求终极实在的工具。因此,所谓有知识、有教养之人必将饱受精神痛苦的折磨,而禅所主张的宗旨将拯救我们。禅宗的典籍向我们鲜明地揭示了这一史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