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究竟是被什么所阻呢?凡夫被色所障,所以有我执;二乘人被空所障,权教菩萨被二边所障,所以有法执。
"怖 "即 "恐惧","怖 "即 "恐怖"。另外,一时的惊吓说成是恐惧,持续的恐惧说成是恐怖。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事物引起的恐惧和恐怖,导致心不能平静。究竟什么是怖呢?凡夫为五障,有分段生死之怖;二障为偏空之怖;权教菩萨为二边之怖,有变易生死之怖。
现在,仅就凡夫而言:由于妄想不觉,内执四大假身为我,觊觎四大假身,所以执身为碍,有老病死等种种恐怖;外执万法为实,执万法为碍,有得失等种种恐怖、 外则执万法为实有,执万法为障碍,而有得失等种种恐怖;此皆因不具般若智慧,迷于实相,妄生烦恼心,故有种种故,有种种障,有种种恐怖。菩萨依般若智慧,用真心、清净心,所以无碍,所以无所畏惧。
学佛修行,依般若而行,直至得力,自然心心相印,解脱自在--内不执着身心,则不为身心所碍;外不执着万法,则不为万法所碍。此时,生老病死、无常变化的一切恐怖自然化为乌有;我们要知道,执着是惑、障碍是业、恐怖是苦,即惑、业、苦--既然没有执着(惑),就没有障碍(业),既然没有障碍,就没有恐怖(苦);所以说:"心无挂碍,既然没有障碍,就没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 "读作 "去"。也可以说,"远离 "是永远,"去 "是脱离,即解脱,合起来就是 "永远解脱"。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远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还说:"离一切烦恼、六尘、四生、诸有境界,是名般若波罗蜜多"。
"颠 "是 "头 "的意思,"倒 "是 "倒置 "的意思。如果一个人的头本来在上面(天上),脚在下面(地上),现在却反过来了,头垂在地上,脚朝天,那就是颠倒了。这是一个比喻,意思是众生背弃了意识,将意识与尘土融为一体,认妄为真,所以称之为 "颠倒"。正如《圆觉经》所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种种颠倒,如迷如幻,四方易遣(东即西,南即北)。
总的来说,世间有 "四颠倒"。何谓 "四颠"?根据《俱舍论》19 和《大智度论》31,它们是:
第一,对于世间诸行的无常生灭,妄想其为常住,此为常住谬。
第二,对于世间的一切苦,妄想其为乐,此为常谬论。
第三,对于世间万法,不觉其皆无我,妄以为我,此为我执。
第四,对于世间一切不净之法,妄执其为清净。
所谓以血肉之躯为净,以世间享受为乐,以影心为常,以因缘生法为我,但我们要知道,无我,亦无我所。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真正的常是没有生死,是真正的不变;真正的乐是没有痛苦,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我是自由自在,是没有障碍;真正的净是没有一切尘垢。由凡人精血组成的躯体何来清净?万苦之苦岂能为乐?妄念刹那生灭,何来永恒?因缘所生之法,何来自我?以上四种颠倒,都是众生迷失本性的妄见所致。
因此,佛陀在临终前告诫弟子们:"如果我死了,你们应该住在四圣谛("住 "是 "不离 "的意思,意为你们永远不会离开四圣谛)中。四圣谛: 第一,观身不净,对治净堕;第二,观苦是苦,对治乐堕;第三,观心无常,对治常堕;第四,观法无我,对治我堕。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