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县乌龟放生地点公布

时间:2023-02-05 03:06       来源: 未知

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

佛说:“以前他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能让众生远离怖畏,也能使自己获得无畏之果,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心理,常常行持放生,就可以逐渐转为安定、坦然。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为善法

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人福报浅薄、业障深重,比如身体多病、寿命短促、灾难很多,修持佛法有相当的困难,有没有一种方法摆脱这种困境?有!那就是放生。在一切有为善法当中,功德最大的就是放生。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藏地的根桑曲扎大师也开示说:“应当断除杀生,救护放生,在一切身语的善法中,不杀的功德最大。”净土宗九祖藕益大师说:“欲即人心证佛心,转浊劫成净土,术莫过于放生。”所以要把一种恶劣的凡夫心转成大慈大悲的佛心,要把一个五浊炽盛的秽土转变成清净庄严的净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生。

(二)放生是积福要诀

《金光明经》当中有这样一则公案,在宝积如来出世的时候,当时释迦牟尼佛是流水长者,他用大象往一个快要干涸的水池当中运水,救活了水池当中的一万条鱼,而且念佛号,加持回向给鱼群,以这个因缘,一万条鱼死后转生为天子,为了报答恩德,在流水长者的家里,撒下了四万颗宝珠,而且降下天花为长者祝福。

(三)放生是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时时都有可能遭受天灾人祸,比如空难、车祸、传染病、水火灾难、暴力袭击、战争,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连晚上出门都没有安全感。怎么才能使生命具有保障呢?就是多做放生,放生的功德积累得越多,就越会使自己处在善法光明的护佑当中,自然远离横祸灾难,佛经中说:“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所以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在佛经当中有这样一个公案:

以前有一个天人,投生在一户施主家里,长大之后,他想出家,但是父母不答应。这个小孩心里想:人身这么宝贵,如果不能出家,那这个人身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想自杀,可是跳河的时候,河水竟然倒流。他从悬崖跳下,也丝毫无损。当时国王的法律很严厉,他又故意做强盗,想让自己遭受死刑而死,可是行刑的时候,射出去的弓箭全部都自动返回,国王大吃一惊,向他道歉。后来在国王的帮助之下,他的家人终于允许他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

佛说:“以前他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能让众生远离怖畏,也能使自己获得无畏之果,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心理,常常行持放生,就可以逐渐转为安定、坦然。

(四)放生是延寿妙法

佛经中记载,过去有个沙弥,承事一位长老。长老观察到沙弥还有七天寿命,就让他回家去看望母亲,临别的时候嘱咐他:到第八天再回来,意思是让他在家里命终。没想到沙弥第八天回来了,师父觉得很奇怪,就入定观察,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群蚂蚁困在水中,他做了一个小桥把蚂蚁引到没有水的地方。以这个救护蚂蚁的功德,寿命得到延长。

(五)放生是治病良方

佛经中说:“放诸生命…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林则徐曾经讲过他朋友的一件事情,他有位朋友,杭州人,名叫屠琴邬,在做官前,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于是在病中立下誓愿,愿以利人济物,来忏悔自己业障。有一夜,感得观世音菩萨入梦,告诉他说,因为过去世在湖北做官时,太过苛刻,又常常杀生,因而这一生短命。现在只有放生才可延寿,且可增加福禄,并鼓励他更加努力去利人济物。屠琴邬醒后,合家戒杀,且时常买物放生。这年冬季,便被任命为九江太守,次年冬天,病体也痊愈了。

所以,在自己的亲人、朋友得病的时候,为他们放生,对病人有很大的利益。

(六)放生能积资净障

如果能尽心尽力地通过放生积资净罪,就能积累极为殊胜的净土资粮。憨山大师曾经说:“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清,……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证。”印光大师在《放生十大功德》当中说:“戒杀放生的行者,来世能生在四天王天当中,享受无极之福,如果兼修净土,直接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七)放生能促进社会稳定、世界和平

社会的动荡,战争的爆发,其根本原因,在于众生无始以来所结下的冤孽,我们人类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远离战争与暴力,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推动人们戒杀放生、树立起尊重生命的观念。放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减少了被屠杀的众生,减少了今后动荡的根源;放生带来的间接结果,是增加了人们的福报,增加了善的力量,减少了过去的冤孽成熟的机缘。

印光大师在《放生十大功德》中开示说:“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因此,作为一名大乘佛子,我们应当从自己身上做起,把放生的慈悲之心,带回家,带到工作中,去感化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唤起人们珍爱生命的善心,促进社会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八)放生如如意宝珠

放生是象如意珠一样极其善妙的法,随着各人心愿的不同会现前相应的善报。如果希求善趣的安乐,放生能获得人天的福报,如果希求自己获得寂灭,以放生就能得到声闻阿罗汉的果,如果能以菩提心摄持放生,就能成为佛果之因,如果祈愿上师住世,放生就能感得上师长久住世,如果想让自己长寿,放生就成为殊胜的长寿法。因此,放生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作为大乘的修行人,我们放生当然不能仅为自己求一个回报,但是即使不希求回报,善报也会自动现前,这是因果不空耗的规律。

大家能不吝惜自己的钱财,为了救护生命而慷慨解囊,事实上以这样殊胜的善心等于是把不坚实的财富转换成坚实的财富,这是舍弃小利益而获取大利益的作法。为什么说是不坚实的财富呢?因为钱财是一种会被水漂、会被火烧、会被盗窃的无常不坚固的法。如果把钱用于救护众生,在心相续当中所产生的功德,谁也无法夺去,所以这是最坚实的财富。其实放生都是为你自己积累资粮,在利他的同时,获得最大利益的还是你自己。

有的人会想:我没有很多财富怎么办呢?这也不要紧,福德主要依靠的是善心,有放生的纯厚意乐就是大福德,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对众生发起救护的慈悲心,以这种慈悲心来参与放生,哪怕是放一条小鱼,也是很殊胜的福德。除了自己亲手放之外,以善心劝导别人放生,或者见到放生心里赞叹随喜,都是在积累放生的功德。但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就应当尽心尽力,不吝惜自己的财富和精力。

佛陀告诉我们:任何损害众生的行为只会让自他遭受痛苦,而任何利益众生的行为,必定让自他获得安乐。而且给予众生安乐,自己的安乐会更大,布施者往往比受施者更幸福。事实上,在生起慈悲心放生的同时,内心就会获得安乐,而且每当想起以自己的双手救护过无数的生命,让它们重返家园,重获生命的自由,心里也一定会充满欢喜、满足。

从未来世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的多生多劫当中都带来巨大的福德,佛经里面记载,给一位生病的比丘送去一个水果,会在很多劫当中感得健康无病,我们现在一起以如法的意乐和行为,救济这么多的生命,功德也肯定不可思议。

以世俗的因果缘起规律,今天你以慈悲心救护他们,今后遇到这些生命的转世时,他们就会来帮助成就你的善缘,你放的生命越多,将来获得的善缘也就越多,当你成佛的时候,他们会成为你的眷属,从你的教法中获得解脱,所以放生也是和一切有情结下生生世世的善缘。

佛教为什么对戒杀生这么严格个重视呢


从准则上讲,“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于不杀人,由于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成佛。其他众生,除很少的特别比如之外,既不知善,也不知何为恶事,只有随业受报的自然行为,而没有心意的造作在内。所以,人是道器,只有人能修道、弘道。因此,戒杀的根本是不杀人。


杀人有必要具有三个条件:


一、知是人


二、预谋而有杀念


三、杀死


至于人,是不管年龄、贵贱,不管成形或未成形,有知或无知,凡被必定是人者,皆不行杀。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坚持环境卫生的原因,有必要处理诸如甲由、蚊蝇、老鼠等问题,而当担任清理的人是比丘、比丘尼,又该如何处理呢?


佛:“除尽污水,清洁澡堂。”


比丘:“会伤虫!”


佛:“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澡堂。”


于是比丘释然


这个比如是说为了阐明,以保护人类生活环境的清洁为目的,去进行清理清扫,退治、防治虫类,不算杀生。当然,在清扫过程中,是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的。另外,假如环境经常坚持整齐和消毒完善的状况,纵然有虫蚁,也不会滋长太多。


不仅仅在做劳务的时候,在日常行走中,咱们也有或许无意杀死虫蚁。因此,咱们要经常多念阿弥陀佛,愿无明众生于死亡后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就不算犯杀生戒。当然,假如能够当心防范,减少杀伤虫蚁的机会为最佳,假如明知杀生而无悔意,便是没有慈善心。


最后要提的重要一点是,释教建议不杀生,宗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善精力。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咱们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假如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善的精力,咱们的世界一定是调和、平和、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的。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但是咱们不必把不杀生的着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长养慈善心才是要害,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力所在。


其实,假如你了解释教经典,或者了解释教的开展史,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其实,早期释教经典并没有制止吃肉的戒律,所制止的乃是吃不净肉。这样的记载在《楞严经》里能够读到,在《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祗律》等律部经典里也能够读到。


释教早期的和尚讨饭乞食


当今,撒播于东南亚及我国云南一些当地的南传释教和尚讨饭乞食,自然是他人供养什么他吃什么,这里面当然也有或许出现肉。但只要是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之肉),他们仍是会食用的。


便是汉传释教,也并不是自古就制止食肉。在南梁武帝之前,内地和尚是能够吃肉的,只不过相同依律只吃净肉。等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梁梁武帝是个忠诚的释教徒,据说他见到《大般涅经》戒杀生,就秉承“没有生意,就没有伤害”的准则,发起臣民吃素,并制止和尚吃肉。


从此,汉传释教的和尚是不能吃肉了。在吐蕃时期,汉传释教跟着文成、金城两公主入藏而传入西藏,所以其时的西藏应该相同有一批和尚是不能吃肉的。只不过后世的藏地释教选择了密宗为主、先显后密的开展方向,在饮食上也就没了制止吃肉的戒律。


汉藏两地释教对待吃肉这一问题上的差异,除了宗教戒律方面的原因,还受到地舆和文明等因素的影响。


释教在向世界各地传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被新传区域的民众所接纳,必定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如释教在传入汉地之初,曾假道家之名进行传达;在传入西藏的过程中,吸纳了许多苯教仪轨。简言之,都与当地的文明进行了交融。


历史上,藏传释教主要在青藏及蒙古区域传达。这两个区域均属牧区,人们的日常饮食以肉食和乳制品为主。能够假定,假如梁武帝生在藏区,必定不能公布制止吃肉的戒律,否则忠诚事佛的他自己先把自己饿死了。


不过,无论如何,只要吃肉就必定要杀生的。即便如此,藏传释教的信众一直努力地在生存与崇奉之间寻找平衡。以藏区为例,人们只食用牛羊等大型动物之肉,并且在宰杀牛羊时会以念诵咒语的方法回向、超拔这些与自己有特别因缘的众生。


跟着食材的丰厚,藏地的和尚开端食用素食。


跟着现代交通的开展,崇奉藏传释教的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物资交流已经趋于便利,许多藏传释教信众也开端发起素食。比如,西藏拉萨近些年就兴起了十余家素食餐厅。


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剖析都不能简单化。咱们不能由于汉地释教具有素食的习气,就谴责其他当地的释教徒。甚至由于吃肉就在观念里把他们“摈”出佛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