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周边放生最佳地点是那里

时间:2023-02-19 07:13       来源: 未知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陈广元

《古兰经》中说,“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我将考核关于你们的工作的报告。”(47:31)经文中的“奋斗者”即指为主道而奋斗者。为主道奋斗就是“吉哈德”。

“吉哈德”

“吉哈德”系阿拉伯语

??????

的音译,意为“奋斗、尽力、艰辛”等,泛指“为某事而付出其全部能力”,如真主在《古兰经》中说:

“凡奋斗者,都只为自己而奋斗,真主确是无求于全世界的。”(29:6)

《古兰经》又说:“他们为主道而奋斗,不怕任何人的责备。”(5:54)

根据类似的一些经训,学者们又进一步将“吉哈德”引申为“为真主之道而奋斗”,特指穆斯林为了正信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显然,“吉哈德”的基本词义就是“奋斗”。

原埃及宗教基金事务部部长、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哈姆迪·扎克祖格在其《伊斯兰教揭示了不信者的偏见》一书中指出:“西方世界把穆斯林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曲解为‘圣战’。事实上,伊斯兰教不承认‘圣战’这个词。伊斯兰教把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种。‘吉哈德’源于‘祝哈德’( ???),意思是‘尽个人最大的努力’。它又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指同个人的私欲作斗争;第二层含义指在正义和正直的战争中努力奋斗。第一种奋发努力被称之为‘大吉哈德’,指个人尽力去驱逐一切罪恶、诱惑,纯洁心灵,远离各种罪恶,特别是嫉妒、猜忌、憎恨,从而得到真主的恩惠。其他形式的‘吉哈德’则称为‘小吉哈德’,其含义是进行正义、正直的战斗。”

“小吉哈德”

据圣训传述:“穆圣从塔布克战场上下来,他对周围的人讲:‘我们从小吉哈德回到大吉哈德’”。

所以,我们把“吉哈德”分为“小吉哈德”与“大吉哈德”。所谓“小吉哈德”是“狭义的吉哈德”,即穆斯林纯粹为了伊斯兰教正信而奋起反抗迫害、捍卫正义的武装斗争。“小吉哈德”是有条件的“吉哈德”。

我们伊斯兰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真主派遣穆圣宣传真理、正教,一开始就以“哲理”、“美好的劝诫”教育人,不以武力服人,而用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宣传伊斯兰教。穆圣传教初期,麦加古莱什贵族迫害穆斯林,嘲笑、攻击圣人,穆圣蒙受了莫大屈辱,而《古兰经》却说:“他说:‘我的主啊!这些人确是不信道的民众。’你应当原谅他们,你应当说:‘祝你们平安!’他们不久就知道了。”(43:88–89)

这时真主并未命令圣人使用“小吉哈德”,而是要求他以忍耐方式继续进行斗争。经过长期和平的努力后,穆斯林们仍然受到麦加贵族的暴力压迫,生命受到威胁,这时,以下这段《古兰经》文下降:“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22:39)

于是,穆斯林们才开始了武装斗争。但真主仍限制使用武力,如解放麦加前夕,古莱什人的阵营里对于“和”还是“战”踌躇不决时,穆圣得到了真主的启示:“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也应当倾向和平,应当信赖真主。”(8:61)

可见,伊斯兰教在“小吉哈德”条件具备时,也是首先选择和平的,不得已才进行战争。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小吉哈德”是指在正义和正直的战争中努力奋斗。“小吉哈德”不是个人随意的活动,而是由伊斯兰教领袖发出号召的有组织的行动。历史上战争的动员令都是圣人、哈里发或伊玛目们亲自发布,并亲任统帅。所以“小吉哈德”从来就是一种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行动。那些爆炸、刺杀、破坏及其他暴力恐怖活动,伤害无辜的行为,不是伊斯兰教的“小吉哈德”。

我们伊斯兰教主张“广义的吉哈德”,即“大吉哈德”是主命,是无条件的,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而“狭义的吉哈德”,即“小吉哈德”是副主命,是有条件的。据圣门弟子穆阿维叶·本·贾赫麦传述:“有人问穆圣:‘真主的使者!我打算为教出征,特来向你请教。’穆圣说:‘你有母亲吗?’答:‘有的。’穆圣说:‘你服从她罢!因为天堂是在她的脚下。’”(《艾哈迈德、奈萨仪辑录》)  

“大吉哈德”

“大吉哈德”是穆斯林在信仰基础上的所有努力和奋斗,重点是纯洁自己的灵魂;是指个人尽力与私欲斗争,驱除内心的一切罪恶、诱惑,特别是嫉妒、猜忌、憎恨;为人光明正大,胸怀宽广,为主道而努力奋斗。穆圣为世人的真正幸福,不遗余力地为真理与正道而奋斗,就是“大吉哈德”。在今天,我们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为两世的吉庆而奋斗,就是“大吉哈德”。“大吉哈德”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还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比如:

努力学习是“大吉哈德”

据圣门弟子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踏上求学道路的人,真主已经使他踏上直达乐园的坦途。’”(《穆斯林辑录》)

我们要学习和宣传伊斯兰的正道,掌握伊斯兰和平的精神,掌握“吉哈德”正确的意义,反对歪曲伊斯兰教教义搞极端主义。我们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今天高速发展的世界上,不学习科学文化,不掌握新知识无异于自杀,一个知识和文化落后的人是无法为主道而奋斗的。

勤奋劳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大吉哈德”

《古兰经》说:“我确已使大地上的一切事物成为大地的装饰品,以便我考验世人,看谁的工作是最优美的。”(18:7)

据圣门弟子阿卜杜拉·本·麦斯欧德传述:“穆圣说:‘正当的谋生是天命之后的又一天命。’”(《白哈基、塔布拉尼辑录》)

这就是鼓励人类开动脑筋,积极劳动,讲究勤奋,发挥真主赐予人的智慧与能力,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我们穆斯林的一段名言说:

“你当为今世而耕耘,就像你永远不死;你当为后世而干功,就像你明日即死”。这段话告诉穆斯林在干好后世功修时,还要努力奋斗,在大地上寻找真主对人类的恩赐,过上幸福的现世生活。

劝善戒恶是“大吉哈德”

那些把自己辛勤劳动所获得的财产用于各种慈善事业,包括孝敬双亲、养活妻子儿女、抚养孤儿、救济穷人等,都属于“大吉哈德”。那些行善干好、廉洁奉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并能严格执法,以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者,以及从事所有真主喜悦的工作者,皆属于“大吉哈德”。为社会的正义而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如反对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贩卖吸食毒品、聚众赌博、利用迷信骗钱坑人等皆属于伊斯兰教的“大吉哈德”,因为伊斯兰教认为这些行为,或属于哈拉目,或属于库夫尔。这些行为是伊斯兰教所禁止的,是社会不容的。根据伊斯兰教的“命人行善、止人作恶”的要求,与这些行为做“吉哈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命令,也是社会的需要。

“吉哈德”的主旨是奋斗,不是战争,更不是杀人。我们伊斯兰教不鼓励战争,而是倡导和平。穆斯林热爱和平,除了反对侵略和维护正义外,穆斯林不得进行战争。《古兰经》教导说:“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16:125)

滥杀无辜,不是“吉哈德”,不但得不到回赐,而且会受到真主的恼怒。正如《古兰经》所说:“除因复仇或平乱外,凡枉杀一人的,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众人。”(5:32)“你们不要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因为正义。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了解。”(6:151)

因此,伊斯兰教认为无故杀人是大罪。

穆圣时代,由于穆斯林受到残酷迫害,因此被迫号召圣门弟子为了正义和自卫进行“小吉哈德”。而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了我们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权利,保障了我们穆斯林幸福地生活在各民族大家庭中。在这种条件下,搞“小吉哈德”是破坏我们穆斯林幸福安定的生活、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根本不是我们伊斯兰教的“吉哈德”,而是对“吉哈德”思想极大的歪曲。

伊斯兰教“吉哈德”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是伊斯兰教教导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是积极努力奋进的生活态度,在伊斯兰正道上的一切奋斗都是“吉哈德”。让我们以“大吉哈德”精神,勇敢地向社会上一切丑恶的现象宣战吧,向自身的不良思想宣战吧,向贫穷与落后宣战吧,以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激励、鞭策自己,努力完成宗教功修,多做好事,努力学习,勤奋劳动,追求两世的幸福。求主给我们奋斗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吧!

无事是贵人

  禅宗大德临济义玄禅师云:"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其意是说:只要心中无事就天下太平,就不会有爱恨执着,就不会有放不下的人和事。这个贵人,指的是澹然自在无牵无挂的一种状态,禅师还认为这个状态具有这些特性:自性圆满,与佛无别;不须造作,本来现成;饥餐困眠,日用是道;有求皆苦,歇即无事。

  无事是贵人,一旦心中充满了是非、好坏、善恶等念头,那就必然会区别对待,于是就会有计较和取舍的思维,合意的高兴,不合意的失望,得意时想尽办法宣扬,觉得不公平就到处给人脸色,这就是心中有事,叫作有事的人。

  还有的人自怨自艾、自己整自己,明明是火坑,还要往下跳,一边跳一边喊救命,还一边埋怨有火;忙着造业忙着受报,这也是有事的人。

  有事的人,老是不满足、老是在思量、老是在追求、老是在贪取。而没有事的人心中经常很满足、很自在;即使有钱也不会吝啬骄傲,没钱也不会自卑丧志,就算做了大官也会清廉明正,就算穷困也会如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具有这样安详气质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总是能够不慌乱、不受干扰地保持着一种淡然、自由的精神状态。这样的人,与人相处或者独处时,都不会让他人和自己卷进是非的漩涡之中。如此心地清净的人,当然就是贵人。

  临济义玄禅师的"无事是贵人"这一禅髓的主旨在于让学人息却驰求之心,但不驰求也并不意味着就此沉溺于一潭死水的断灭空。无心之境固然好,但如果是一种枯木死水的状态,就堕入了顽空,而临济宗禅人注意对断灭空的遣除,使大休大歇的无事之人,呈显出随处作主、触事而真的悟者生涯。

  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来就有和佛别无二样的佛性,可以成佛的资质即佛性。发现它,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禅的修行,开悟,成佛。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动辄就向外寻求佛性,恍然若失。因此临济义玄禅师一语道破:"求心歇处即无事"。只要你的心有所求就不是无事。无所求才能无事,无事就是贵人。

  临济义玄禅师认为,一切事物和佛法都是随心而生,随心而灭,心变即有,不变即无,即本身都是无生、无自性的。也就是说,从本质上看都是空的,都是空相。心如幻如化,心显现万物犹如魔术师的化作,所作并非真实的东西,不过是如梦如幻的假相,心本来不存在任何事物,甚至不存一切佛法,是处处清净的。众生若能具有这种见解,懂得就万物和佛法是无生的、空的,"心如幻化"。可见,心清净就是从主观上排除执著万物和佛法为实有的观念。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心就不清净,当然也就不能获得解脱了。

  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受种种苦难,就是由于受世俗情智的阻隔而不得解脱。人们如果停止向外追求而转向内求,回光返照,当即就与佛、祖没有区别。这就是"一念心上清净即是佛",也就是临济宗的基本命题和根本思想。而这种清净即是要求我们"但莫造作,只是平常"——以平常心,不造作,保持清醒状态,这就是"无事"。不管置身于何种境地,如实面对所见所闻,这样的人就是"贵人"。

  无事是贵人禅师在这里所讲的"无事",当然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说不要有人为造作的事,即不向外追求。这种没有外在的造作,也包括不特意向内用功,不求佛,不求法。

  "无事"就是在日常行为中体悟平常无事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平常心",顺随日常生活,饥来食,困来睡,无住无念,无思无虑,任运自在。因为在禅师看来,"无事"正是人的真正本质——本来面目。而"无事是贵人"的命题也是对"平常心是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之所以会有烦恼,是因为在无事上生事,且又不知审视自己。就像有的人,总喜欢把自己周围的社会想得异常复杂,把人心想像得十分险恶,把朋友想成是受利益驱使而来……结果就导致人际关系会非常糟糕,与他人的交往也就变得很困难,最后会连一个可以说话的朋友都没有。其实,这个社会固然有许多缺陷,但也远非他所想的那么阴暗,只要本份做人,不贪、不嗔、不痴,就会发现生活的许多可爱、可贵之处。

  "无事",也并不是没有事情,而是一种境界,跟老子的无为是一样的。无为是无所不为,无事是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没事一样,虽然人在其中,但心并不为其所累。试想人生其实也就不过是生老病死这四个字,就这么简单,无论你是千般的计较,万般的算计,到头来,还不是和草木逢秋一样逃脱不了死亡的,所以说人要生活在一种很现实的状态,不管怎样忙、累,但心都一定要把这些都看作是身外事,得失观念要淡一些,不要郁郁寡欢。我们的生命太短了,所以要善待生命,删繁就简。

  看看自己,有眼可看物,有耳可听声,有鼻可闻香,有口可说话,有手可执物,有腿可奔跑……其实自身已经具足所有,却不知足,总想向外去追寻,随顺自己的纷飞妄念,没有个停歇处。

  人不能总为烦恼扰心,不能老让琐事缠身,当人间万象纷至沓来时,一个有修养的人是善于调节内心平衡的。佛语有云:"相由心生,相随心灭"。人生应当抱定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用心去迎接、去承当,事情过去之后就一切皆了,心也要立刻恢复寂静,而不要事事劳心挂念,整天在琐碎的事务中忙忙碌碌,分不清大小主次,如此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用这种心态来处世,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正如黄檗希运禅师所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即便我们从早忙到晚,毫无闲暇,但只要能让心灵自由自在,就不会被烦恼无明侵扰,如此才得自在,生活就会轻安,而你就是那个无事的贵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