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市放生护生协会会长是谁

时间:2023-02-21 07:12       来源: 未知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陈广元

《古兰经》中说,“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我将考核关于你们的工作的报告。”(47:31)经文中的“奋斗者”即指为主道而奋斗者。为主道奋斗就是“吉哈德”。

“吉哈德”

“吉哈德”系阿拉伯语

??????

的音译,意为“奋斗、尽力、艰辛”等,泛指“为某事而付出其全部能力”,如真主在《古兰经》中说:

“凡奋斗者,都只为自己而奋斗,真主确是无求于全世界的。”(29:6)

《古兰经》又说:“他们为主道而奋斗,不怕任何人的责备。”(5:54)

根据类似的一些经训,学者们又进一步将“吉哈德”引申为“为真主之道而奋斗”,特指穆斯林为了正信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显然,“吉哈德”的基本词义就是“奋斗”。

原埃及宗教基金事务部部长、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哈姆迪·扎克祖格在其《伊斯兰教揭示了不信者的偏见》一书中指出:“西方世界把穆斯林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曲解为‘圣战’。事实上,伊斯兰教不承认‘圣战’这个词。伊斯兰教把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种。‘吉哈德’源于‘祝哈德’( ???),意思是‘尽个人最大的努力’。它又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指同个人的私欲作斗争;第二层含义指在正义和正直的战争中努力奋斗。第一种奋发努力被称之为‘大吉哈德’,指个人尽力去驱逐一切罪恶、诱惑,纯洁心灵,远离各种罪恶,特别是嫉妒、猜忌、憎恨,从而得到真主的恩惠。其他形式的‘吉哈德’则称为‘小吉哈德’,其含义是进行正义、正直的战斗。”

“小吉哈德”

据圣训传述:“穆圣从塔布克战场上下来,他对周围的人讲:‘我们从小吉哈德回到大吉哈德’”。

所以,我们把“吉哈德”分为“小吉哈德”与“大吉哈德”。所谓“小吉哈德”是“狭义的吉哈德”,即穆斯林纯粹为了伊斯兰教正信而奋起反抗迫害、捍卫正义的武装斗争。“小吉哈德”是有条件的“吉哈德”。

我们伊斯兰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真主派遣穆圣宣传真理、正教,一开始就以“哲理”、“美好的劝诫”教育人,不以武力服人,而用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宣传伊斯兰教。穆圣传教初期,麦加古莱什贵族迫害穆斯林,嘲笑、攻击圣人,穆圣蒙受了莫大屈辱,而《古兰经》却说:“他说:‘我的主啊!这些人确是不信道的民众。’你应当原谅他们,你应当说:‘祝你们平安!’他们不久就知道了。”(43:88–89)

这时真主并未命令圣人使用“小吉哈德”,而是要求他以忍耐方式继续进行斗争。经过长期和平的努力后,穆斯林们仍然受到麦加贵族的暴力压迫,生命受到威胁,这时,以下这段《古兰经》文下降:“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22:39)

于是,穆斯林们才开始了武装斗争。但真主仍限制使用武力,如解放麦加前夕,古莱什人的阵营里对于“和”还是“战”踌躇不决时,穆圣得到了真主的启示:“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也应当倾向和平,应当信赖真主。”(8:61)

可见,伊斯兰教在“小吉哈德”条件具备时,也是首先选择和平的,不得已才进行战争。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小吉哈德”是指在正义和正直的战争中努力奋斗。“小吉哈德”不是个人随意的活动,而是由伊斯兰教领袖发出号召的有组织的行动。历史上战争的动员令都是圣人、哈里发或伊玛目们亲自发布,并亲任统帅。所以“小吉哈德”从来就是一种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行动。那些爆炸、刺杀、破坏及其他暴力恐怖活动,伤害无辜的行为,不是伊斯兰教的“小吉哈德”。

我们伊斯兰教主张“广义的吉哈德”,即“大吉哈德”是主命,是无条件的,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而“狭义的吉哈德”,即“小吉哈德”是副主命,是有条件的。据圣门弟子穆阿维叶·本·贾赫麦传述:“有人问穆圣:‘真主的使者!我打算为教出征,特来向你请教。’穆圣说:‘你有母亲吗?’答:‘有的。’穆圣说:‘你服从她罢!因为天堂是在她的脚下。’”(《艾哈迈德、奈萨仪辑录》)  

“大吉哈德”

“大吉哈德”是穆斯林在信仰基础上的所有努力和奋斗,重点是纯洁自己的灵魂;是指个人尽力与私欲斗争,驱除内心的一切罪恶、诱惑,特别是嫉妒、猜忌、憎恨;为人光明正大,胸怀宽广,为主道而努力奋斗。穆圣为世人的真正幸福,不遗余力地为真理与正道而奋斗,就是“大吉哈德”。在今天,我们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为两世的吉庆而奋斗,就是“大吉哈德”。“大吉哈德”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还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比如:

努力学习是“大吉哈德”

据圣门弟子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踏上求学道路的人,真主已经使他踏上直达乐园的坦途。’”(《穆斯林辑录》)

我们要学习和宣传伊斯兰的正道,掌握伊斯兰和平的精神,掌握“吉哈德”正确的意义,反对歪曲伊斯兰教教义搞极端主义。我们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今天高速发展的世界上,不学习科学文化,不掌握新知识无异于自杀,一个知识和文化落后的人是无法为主道而奋斗的。

勤奋劳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大吉哈德”

《古兰经》说:“我确已使大地上的一切事物成为大地的装饰品,以便我考验世人,看谁的工作是最优美的。”(18:7)

据圣门弟子阿卜杜拉·本·麦斯欧德传述:“穆圣说:‘正当的谋生是天命之后的又一天命。’”(《白哈基、塔布拉尼辑录》)

这就是鼓励人类开动脑筋,积极劳动,讲究勤奋,发挥真主赐予人的智慧与能力,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我们穆斯林的一段名言说:

“你当为今世而耕耘,就像你永远不死;你当为后世而干功,就像你明日即死”。这段话告诉穆斯林在干好后世功修时,还要努力奋斗,在大地上寻找真主对人类的恩赐,过上幸福的现世生活。

劝善戒恶是“大吉哈德”

那些把自己辛勤劳动所获得的财产用于各种慈善事业,包括孝敬双亲、养活妻子儿女、抚养孤儿、救济穷人等,都属于“大吉哈德”。那些行善干好、廉洁奉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并能严格执法,以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者,以及从事所有真主喜悦的工作者,皆属于“大吉哈德”。为社会的正义而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如反对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贩卖吸食毒品、聚众赌博、利用迷信骗钱坑人等皆属于伊斯兰教的“大吉哈德”,因为伊斯兰教认为这些行为,或属于哈拉目,或属于库夫尔。这些行为是伊斯兰教所禁止的,是社会不容的。根据伊斯兰教的“命人行善、止人作恶”的要求,与这些行为做“吉哈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命令,也是社会的需要。

“吉哈德”的主旨是奋斗,不是战争,更不是杀人。我们伊斯兰教不鼓励战争,而是倡导和平。穆斯林热爱和平,除了反对侵略和维护正义外,穆斯林不得进行战争。《古兰经》教导说:“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16:125)

滥杀无辜,不是“吉哈德”,不但得不到回赐,而且会受到真主的恼怒。正如《古兰经》所说:“除因复仇或平乱外,凡枉杀一人的,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众人。”(5:32)“你们不要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因为正义。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了解。”(6:151)

因此,伊斯兰教认为无故杀人是大罪。

穆圣时代,由于穆斯林受到残酷迫害,因此被迫号召圣门弟子为了正义和自卫进行“小吉哈德”。而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了我们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权利,保障了我们穆斯林幸福地生活在各民族大家庭中。在这种条件下,搞“小吉哈德”是破坏我们穆斯林幸福安定的生活、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根本不是我们伊斯兰教的“吉哈德”,而是对“吉哈德”思想极大的歪曲。

伊斯兰教“吉哈德”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是伊斯兰教教导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是积极努力奋进的生活态度,在伊斯兰正道上的一切奋斗都是“吉哈德”。让我们以“大吉哈德”精神,勇敢地向社会上一切丑恶的现象宣战吧,向自身的不良思想宣战吧,向贫穷与落后宣战吧,以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激励、鞭策自己,努力完成宗教功修,多做好事,努力学习,勤奋劳动,追求两世的幸福。求主给我们奋斗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吧!

念佛往生是学佛的捷径

在我们中国汉地的大乘教言中,一般分为八大宗。而净土宗是一个很特定的体系,这个体系摄机最广,是大家公认的一个摄机最广的法门,它很容易下手,获得的利益非一切凡圣有情所能测知。这个以不思议智的诸佛大功德回施令有情现世成就阿鞞跋致,直至菩提,无有退转。这是一个极为难得、极为难得的殊胜法门,历代祖师称它为特别法门,其不共之处就在于摄凡夫以令入佛智,摄凡夫以成菩提。有人说其它的教言也都是摄凡夫成菩提呀?我们都知道在一切圣教中,若未断除见思二惑,则无一能了生死。而在净土一法中,不断除见思惑、具足烦恼痴惑之有情亦能现生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这是最不可思议、超常的一个法则。那么这个超常的法则,我们称为净土宗。

这里有篇文字,是对净土宗的一个评判,我念一下,给大家一个概念性的东西。这篇文字是历来佛教徒都这么认为的,他总结了一下。是杨仁山居士撰的,把各宗主要的思想与体系法则作了一个提示。

《佛教宗派》(杨仁山着)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此念佛往生一门,为圆顿教中之捷径也。四生六道,蒙佛接引,与上位菩萨同登不退。非佛口亲宣,谁能信之?既信他力,复尽自力,万修万人去矣。《华严经》末,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净土宗应以普贤为初祖也。厥后马鸣大士造《起信论》,亦以极乐为归。龙树菩萨作《十住》、《智度》等论,指归净土者,不一而足。东土则以远公为初祖,其昙鸾、道绰、善导三师,次第相承。宋之永明、明之莲池其尤着者也。以念佛明心地,与他宗无异;以念佛生净土,惟此宗独别。古德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者,一往之辞,夺境不夺人也。应作四句料拣,如云: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者,夺人不夺境也。去则实不去,生亦实不生者,人境俱夺也。去则决定去,生亦决定生者,人境俱不夺也。依净土三经,及《天亲论》,应以人境俱不夺为宗,方合往生二字之义。后人喜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说,拨置西方弥陀,以谓心外取法,欲玄妙而反浅陋矣。岂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应现无方,自他不二?现娑婆而颠倒轮回,汩没于四生六道之中;现极乐而清凉自在,解脱于三贤十圣之表。彼修唯心净土者,直须证法性身,方能住法性土,非入正定聚,登初住位不可。其或未然,仍不免隔阴之迷、随业轮转耳。此宗以观想、持名兼修为上,否则专主持名,但须信愿切至,亦得往生也。”

“净土宗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这是评判净土宗的第一句话——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说法,但是我们要细细地品味它。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一个很大份量的说法。

“此念佛往生一门为圆顿教中之捷径也”。

因为在我们中国汉地大家学教或是说学佛有渐顿二门。

“四生六道蒙佛接引即与上位菩萨同登不退”

这是对教的一个评判。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念佛一门是为圆顿之教。四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唐以前讲五道,后来渐渐延续讲成六道,过去修罗与天是一道)蒙佛接引与上位菩萨同登不退。八地以上的菩萨为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于不退的法则中得到真实的利益,即阿鞞跋致。四生六道有情在这种佛力不可思议的接引下、加被下,于现生住不退转。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说法。下面有解释。

“非佛亲宣,谁能信之。即信他力,复尽自力,万修万人去矣。”

古来以久,大家对净土法门的评价亦复如是。这个法门是果地觉为因地心,仰仗佛力的接引,六道众生与上位菩萨同登不退。非佛亲宣,孰能生信!非佛亲宣,谁能宣化!依他力复尽自力,万修万人去。何以故?不在于凡圣,不在于修道之早晚,不在于六道之哪一类,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之教言,其它任何法门无有此说。这并不是我们过分的宣化、极力的夸耀,它如实是这样。

“《华严经》末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净土宗应以普贤为初祖,后马鸣大士造《起信论》,亦以极乐为归。龙树菩萨,作《十住》、《智度》等论,指归净土者,不一而足。中土则以远公为初祖。”

这是杨仁山居士在评判过程中的一个说法。华严为经中之王,末后一篇,即《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劝请有情导归极乐,劝请法身大士导归极乐,以期一生成就无上菩提。下至凡夫,上至等觉妙觉菩萨导归极乐同样是一生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提示,净土一法直接的教言是很震撼人,主要是我们没有观察对比过其它法门修持的繁琐,或者说是历经的艰辛。

“其昙鸾、道绰、善导三师次第相承。宋之永明,明之莲池,其尤着者。以念佛明心地。”

像昙鸾、道绰、善导是一种修法。像永明延寿,莲池以念佛得明心地。

“与它宗无异。以念佛生净土,惟此宗独别。”

很多修法都是以明心见性,断伏烦恼为善巧,为了生死的法则。唯净土一法以往生为了生死成菩提的方法法则。所以“此宗独别”。教下的很多善知识末后也要导归极乐,因为极乐是一切法之所归,是成佛之所归。所以极乐世界的教言又称为如来会教言。

“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一往之辞,夺境不夺人也。”

这是临济祖师的四料简。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实际诸佛如来无来无去,一切众生亦无来无去,但以幻缘差别,但以愿力差别,但以顺性与违性之差别而显现种种浊土与净土、四生九有之类,或者说十法界炳然现前,各有所依从。无有一法有实质,无有一土不是如梦如幻。所以“去者实不去”。

“应作四句料拣,如云:去则决定去,生者实不生,是夺人不夺境。”

这是依宗下临济四料简来判。四料简就是分四个科,“料简”像我们现在分章分段是一样的意思。去则决定去,生者实不生——一切有情本住无生。涅盘与生死本皆是无生,但众生心智浊染妄想故、浊染分别故、浊染业习故,妄生生死相,妄执生死相。所以“去则决定去”,去什么呢?去如幻之染着,去五盖之染着,去颠倒业习之染着,如此而已,所以“生者实不生”,因为自归本心故,本性坦露故,无需造作故。这是夺人不夺境之说。

“去则实不去,生者实不生,人境俱夺。”

本无来去之法中,妄生来去,是谓众生见。本无来去之法中,诸佛安住于大寂灭海中得以善巧。

“去则决定去,生者决定生,人境俱不夺。”

在无量幻化境界中,以自在力安住种种业报,若浊土、若净土、若十法界,各各安立,不相杂乱。也即所谓的“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如实常住,这个常住不是分别住,只是业缘化现。

“净土三经,以及天亲菩萨应以人境俱不夺为宗。”

它是这样评判的。因为机摄凡夫,如果对凡夫说“去则实不去,生者实不生”,则当下迷闷,顿失所依。所以人境俱不夺,生则实生,去者实去,是为众生开方便。何以故?就是以分别执着心亦得度脱。这是净土一法最不可思议、最不可思议彻底的慈悲回施。

“方合往生二字之义。后人喜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说,拔置西方弥陀。以谓心外取法。欲玄妙而反浅陋矣。岂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应现无方。自他不二。现娑婆而颠倒轮回。汩没于四生六道之中。现极乐而清凉自在。解脱于三贤十圣之表。彼修唯心净土者。直须证法性身。方能住法性土”

宗下讲下手处即为法性,要从顺性处下手,或者说悟后起修,别无它途。若证不得法性,不能顺性起修,安能了生脱死?!在禅宗是无以了生死的。所以说要证得法性,方能说唯心净土、自心净土。若不如是,实为颠倒说,非净土说。

“非入正定聚。登初住位不可。其或未然。仍不免隔阴之迷。”

实际像圣者、智者,包括一些阿罗汉多有隔阴之迷。我不知道我们这里面有没有圣者、智者,你的宿命智、宿命念能不能清净的守护住,守护不住多有隔阴之迷。

“随业轮转耳。此宗以观想持名兼修为上。否则专主持名。但须信愿切至。亦得往生也。”

这是历代祖师对净土法门的一个解释。果地觉为因地心为开章,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凡圣同修是其教法所摄,是这个法门的利益。就是若凡若圣在这一生遇到念佛一法,若能信顺修持,决定得不退转。所以说万修万人去,为极顿极圆横出之法门。非佛亲宣,无人生信。佛所亲宣,若我们以思维之智、思维之意亦不能生信。所以说为不可思议之法。因为佛的果地觉非一切凡圣思维所能成就。诸佛的果地觉非一切凡圣所能测度,若能测度是为佛。

净土一法容易被人小视,小视即是人被慢心所欺。我走过的地方比较多,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学教的,学密的,像藏密、唐密、东密、台密,都接触过。就现在的现状来说,没有净土一法极致的摄化,或说普摄的教言,现在人想成就实在是大难!不是没有成就的,佛的授记这个时代成就的人是极为稀少的。有证悟者,自利之利尚有,利他之利难生。我们见到一些有证悟的善知识,所谓的利他之分是很少有机会的。然而在净土一法的教言中,我们以念佛的功德即果地觉来回施,现生即了生死,现生成就菩提,现生度众生。念佛可以度众生,念佛可以成就无上菩提,念佛可以了生死。不离念佛这个果地因缘可以于现生得以成就。这个法门实在难遇,要不是末世有情的因缘,或者说我们的圣缘感召,我们也遇不到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之广大普摄面实在是令人震撼,包括蜎飞蠕动之类皆以佛的万德名号摄化令其成就菩提。记载中像鹦鹉、鸭、鸡等烧出舍利,闻佛念佛的皆有。蜎飞蠕动我们怎么能知道呢?你没有智慧考察它,你在念佛中能令它度脱吗?但在佛的愿力中,蜎飞蠕动皆以此法而得度脱。佛的果德名号犹如如意摩尼宝能生一切法,能度一切众生,能成就一切菩提法则,能消除一切烦恼,能成就一切甚深不可思议法则的大功德相,就在名号的传达中,愿力的加持中,令有情成就菩提。

许多人都读过《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12种译本中尚有五种留下来。许多本上的译法都是“设我作佛,令十方众生……令……令……”。为什么说“令”呢?依佛大功德力故!依佛无碍功德力故!依佛究竟愿力故!能令众生得以成就。这次《安乐集》的学习也是在阿弥陀佛的大愿力的加持之下,在大家念佛的相应感召下的一个机遇,这个机遇我感到是很难得。

我一直期盼着有情来学习或是接触净土法门,因为很少有人能有真正的接触净土法门的机遇,真正的接触净土法门实在是不易的。何以故?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上反复的讲“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此法世尊说法尚难,我等说法易还是不易呢?大家可以思维。果地觉为因地心,凡夫何以讲果地觉呢?像我们在凡位怎么来宣化诸佛的果地觉呢?这实在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就是圣位菩萨怎么能知道佛的果地觉究竟安立于何处呢?知道佛的果德究竟何以圆满、何以殊胜、何以真实、何以不可思议呢?若彻知者是名为佛,不名凡圣。实在是难知!

所以真正遇到净土法门的教言而修持实在是不可思议。十方诸佛威神功德的加被令我等得闻、得知、得见、得行、得证,非我们自身的业力与心力所能涉足的,但以念佛圣功德之甚深加持而得以成就。所以净土一法修持的善巧与其它法有决定不共之处。《安乐集》就是把这些不共之处作了一个提示。我们在古代智者先贤祖师这些清净教言的提示下,可以引导我们这些薄地凡夫仰仗佛的愿力、功德力的加持出离现前烦恼,出离无始以来业障的缠缚,在清净的安乐法则中,如法的在我们现世修持,迅速成就无上菩提。这个修持是远离造作的随顺,因信顺而得以安住,乘佛愿力故而住于正定之聚得不退转。因为乘佛愿力,无须我等造作,无须我等择取凡圣,择取迷与悟,择取烦恼与不烦恼,择取断除烦恼伏烦恼。这些都不需要择取,但以信顺安住,远离造作,即出生死,住于正定之聚得不退转。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他方有情闻我名号皆得二种忍,这二种忍就有信忍与顺忍的加持。若不如是,我等信忍的如来种子是很难生起的,在顺忍的如来行业中是很难安住的。因为顺忍是不假造作的,是远离善恶的,远离对待的,所以直趋顺性修法。虽不讲顺性,但以顺性善巧得以决定。

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因缘中,实是无得无失。在无用力处得到了自性的彰显,在佛的愿力中彻显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的根本,它离不开这个根本。

------ 慈法法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