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县哪里允许放生鱼

时间:2023-03-27 15:45       来源: 未知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透过演述解说各种佛法故事的内容,教导如何来看待真实佛法义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收看。

今天所要为各位菩萨演述的佛典故事是“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这则故事主旨是在谈论佛法唯三乘菩提,也谈及甘露道在佛法中是代表什么意思。其实在佛法里所称名甘露,意思是指 佛所说的真实法义,就像经中所说:世尊说法如甘露,能令大众离热恼,而增长法身慧命。

在说佛典故事前,预先告诉诸位菩萨,真实佛法就是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二大甘露法门,除此外别无甘露法道。甘露绝非像假藏传佛教——喇嘛教所说的内容,他们是以不净物,如屎、尿、骨髓、男精等物做成丸形,叫作白菩提;若有加入女经血做成丸形,则称为红菩提,所以他们的甘露是污秽不清净的。

“甘露”这个名称,在经文内实际上指 佛所说之甚深妙法,也就是三乘菩提之所依——第八识如来藏,此识不可为悟缘未熟的人说,否则甘露即成毒药。也就是说,成佛之道需要依持戒、精进、不放逸的精神来成就圆满。

现在我们就来看今天介绍故事的内容,经文是这么说。《增壹阿含经》〈邪聚品〉第35: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女人有五力轻慢夫主。云何为五?一者色力,二者亲族之力,三者田业之力, 四者儿力,五者自守力,是谓女人有此五力。比丘当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轻慢夫主。设复夫以一力,尽覆蔽彼女人。云何为一力?所谓富贵力也。夫人以贵,色力不如,亲族、田业、儿、自守尽不如也。皆由一力,胜尔许力也。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为五?所谓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夫愚痴之人著色、声、香、味、细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圣弟子成就一力,胜尔许力。云何为一力?所谓无放逸力。设贤圣弟子成就无放逸者,则不为色、声、香、味、细滑之所拘系。以不为五欲所系,则能分别生、老、病、死之法,胜魔五力,不堕魔境界,度诸畏难,至无为之处。”尔时,世尊便说此偈:“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佛告诸比丘:“当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增壹阿含经》卷27)

我们现在就将其经文内容解释如下:我阿难亲自听 佛如此说的。有一时间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那时 世尊告诉诸比丘:“女人因为拥有五种力量,所以就会轻视和怠慢一家之主的丈夫。哪五种力量呢?第一,美色之力,第二,亲戚宗族之力,第三,田业家产之力,第四,生儿育女之力,第五,自持操守之力。这就是女人所拥有的五种力量。”比丘们!你们应当要知道,女人就是依恃著这五种力量,便可以轻视和怠慢她们身为一家之主的丈夫。假设她们的丈夫拥有一种力量,就能把女人的五力全部都覆盖遮蔽住了,那什么是这一力呢?就是所谓的富贵之力呀!凡人若有富贵力,那美色之力就不如了,亲戚宗族、田业家产、生儿育女及自持操守之力也都比不上,因为富贵一力就胜过其他那几种力。

现在来看弊魔波旬也有五力,弊魔波旬又称天魔波旬,就是他化自在天天主,专以五欲绳系缚欲界有情,特别是人间有情,让人间有情沉溺在五欲中,以致无法出离欲界。什么是弊魔波旬的五力呢?就是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触之力。凡是愚痴无智的人都贪爱染著色尘、声尘、香尘、味尘、细滑触尘;细滑触主要是指男女淫触之欲力,尤以此力为欲界有情最粗重难断之欲,以及这五尘上所显的种种五欲之法,因此就无法度过天魔波旬所掌控的欲界境界。如果圣弟子能成就一力,就可胜那天魔波旬的五力,不被五力所惑。什么是圣弟子的一力呢?就是无放逸力。假使贤圣弟子都能成就无放逸力,就不会被欲界的色、声、香、味、细滑触五尘之力所拘束系缚,也就不会被欲界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所困。因为不再为五欲所系缚住,就能分辨了别如何是生老病死的法,也能胜过天魔波旬的五力,再也不会堕入天魔波旬所管辖的欲界境界中,甚至能自由随心进出欲界,而不会为魔所遮难;并且能度过种种怖畏险难,究竟到达无为之处——即是涅槃。这时 世尊便说一首偈:“能清净持守禁戒的人,才能成就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二大甘露法门。若行放逸行,必会趣向于漫漫长夜的轮回生死路。对于三界都已无贪爱的人,就能远离生死轮回,而得不生不死之涅槃法。失去向道之心而行放逸的人,将会败坏或丧失解脱出离生死的因缘。”佛陀告诉比丘们说:“你们应当忆持不忘出家修行的初衷,而精进行于不放逸行,就应该像这样子。诸比丘们!你们应当这么修学啊!”这时比丘们听完 佛陀的教诲之后,都欢喜地信受奉行。

以上佛典故事教育我们,若因贪著五欲,所以也会爱慕眷属、财物、虚名、权力,于是随顺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样,在五欲中打转。修学佛菩提道,除了要了解财、色、名、食、睡五欲对人们系缚于三界苦海,促使有情众等永无出期外,而且也在天魔波旬的掌控中,无法脱离。其实要脱离苦海得解脱,首先应该要了解什么是真实佛法义理,这样才能成为佛教的圣弟子,才能真正脱离三界系缚之苦。那如何才能成为佛教圣弟子呢?广义来说,三乘菩提见道者皆可称为圣弟子;但更严谨的定义,二乘的圣弟子必须是已离欲界爱的三果人以上,才可说是圣弟子;大乘行者则须是入地,才堪称为圣弟子。真正开悟了以后,应当勇猛地断除对色、声、香、味、触五欲之贪爱与希求,以及对五阴自我之贪爱与执著,始能降伏我执习气烦恼而薄贪瞋痴,成为二果人及九住、十住菩萨。

如何能趣向成佛之道修学呢?若能持守清戒不违犯,并且精进无放逸力地向学正道,才能趣向成圣弟子。而向学正道又须持守清戒,须靠不违犯戒才能前行。为何如此说呢?因为“戒”又叫作导引的基础,戒法又名平地,戒是一切佛之本源,是菩萨之根本,三世诸佛之摇篮。消极而言,防非止过;积极而说,则是遮止,使不得不作。

《大般涅槃经》:若不能善持净戒,则不见佛性。佛灭度前,阿难尊者请 佛开示:以何为师?佛言:以戒为师。如暗遇明,如贫得宝。所以戒的受持,是最基本的条件。但要如何受持?如何了解戒的真实内涵而圆满受持?至少一般而言,传授菩萨戒的对象要是人身,才能得到戒体;若是其他界众生想受戒,除非戒师有阴阳眼可互相沟通,得知对象能听懂,能持受戒的内涵,方可为其传授菩萨戒,得到戒体才有戒的护法神拥护,才有其受戒的功德。戒以何为体?以心为体。戒的目的就是要戒心,意识和意根会导致我们的业种变化,导致世间和未来世五阴的变化,所以一切的戒,都是以意识、意根为体。因为戒所要戒止、遮止的就是意识和意根的行为,意识和意根接受了戒法时,就有戒体存在了。意识和意根如果严重违犯了戒,那就表示说,意识和意根是不愿意接受那个戒,因为不愿意接受戒法,所以戒体丧失了。戒法也是一样,也要有身口来实行,但是要从心意来得戒,所以是从心而生戒体。得戒也从心,舍戒也从心,持戒与毁戒都随之于心;但却要有身与口才能得、舍、持、毁。

诸如来很清楚地了知一切法性,所以依理而制定种种戒法,对于戒的摄持要精进不放逸,由于不放逸是善心所法,是指精进在无贪、无瞋、无痴法上断恶修善。在菩萨六度万行当中,就有精进不放逸行,成满一切善事,由此可知不放逸所显之力、所产生的威德力,可以超越天魔境界,排除障难,成就佛道。还有圣弟子必须因 佛善教导,依于无名相法,依于无境界无所得之清净法界,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显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努力在于我们身行、口行、意行上不放逸,圆满成道,对于身行的杀、盗、淫也能时时观照;口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的一一对治;意的贪、瞋、痴断除,起心动念的杂染,这些染业皆需精进不放逸地依持清净戒来清除。

菩萨戒又称为千佛大戒,此戒能帮助我们在修学佛道轨范的所依,才能得到正知正见趣向正行。因为第八识如来藏所显,犹如虚空之无为,无为之处即涅槃,而成佛之道修行,更必须所依缘于第八识如来藏。人人想解脱,时时想得证涅槃,却不知一切有情众,皆有一个本际涅槃在身中,总在身外不断寻找,或在虚空求有,都落于兔无角法理的死角边钻研。

各位菩萨,佛典故事如是教导我们依于 佛的善教导,求证解脱、修证菩提,既然要精进不放逸行,也得要正行正见。实证佛教先前条件,至少要先断三缚结,就是断我见、戒禁取见、断疑见。想想看,连解脱道的声闻解脱果,初果须陀洹断三缚结,二果斯陀含薄贪瞋痴,三果阿那含离欲界爱,四果阿罗汉断三界爱;这些声闻解脱果的求证,都是要断除欲界爱。更何况菩萨道的修学,更需要以慧学为基础,就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为基础,以此为转依行道。倘若在三界六道中,以邪知邪见,求邪精进,在五欲中勤行不放逸,修到驴年也难以到达。另外经文也如此地说,《大乘密严经》卷3:【空性随应说,不应演非处;若演于非处,甘露即为毒。】佛是这样对我们善教导:空性第八识如来藏,是应该对可以信受、愿意学习的菩萨次第教导演说;若是对于常见外道者,或不肯回小向大的二乘者,或不相信一切有情皆有八识者,都不应该为他们演义解说此无名相法。因为对此法不相信,就会造成这些人诽谤,诽谤第一义谛,即成就地狱业果报。佛陀慈悲怜愍众生无明的无智,为善护众生法身慧命,以免被自己不正知正见口业摧残造恶,故不为其演义解说。

另在《解深密经》中 佛说,这个真如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陀那识,这就是佛法里面的宗门,但是 世尊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佛说这个第八识——阿陀那识的义理,甚为深奥、精细,里面一切种子如同瀑布流水一样又多又快;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的道理,佛陀对于凡夫及二乘愚人是不开示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分辨,就一定会把阿陀那识又当作是五阴我,那么我见就又出生了,对于漫漫长夜的生死轮回,是永无出期的。

从佛典故事中,也藉由 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这世俗富贵力,可以破除女人的轻视和怠慢。若想要进入远离生死轮回,而得不生不死的涅槃法,则要对于三界都已无贪爱的人,清净持守禁戒的人,才能够止息而不攀缘,不堕于六情与五尘中,亦不在于六情五尘中作意,全然地只是转依自心如来之真如法性。一切解脱与生死,都是自心如来所出生、所显现的境界相,本来无生亦无死,才能成就圆满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两大甘露法门。

好了,时间到了尾声。祝福诸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卢正娴老师)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前之三辈与边地疑城,皆论凡夫往生。今品广明十方菩萨往生之数无量。弥显净土妙法,圣凡齐收,利钝悉被。普劝众生,求生极乐也。

弥勒菩萨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

  首弥勒大士叩问,此土他方不退菩萨(即阿鞞跋致)今当往生之数。佛答此土往生菩萨,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亿菩萨。小行者不计其数。‘小行’者,《无量寿经钞》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萨名为小行,对不退故。’盖谓不退菩萨名为大行菩萨,十信称为小行菩萨,以升沉不定也。

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从远照佛刹,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东北方宝藏佛刹,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国。从无量音佛刹、光明佛刹、龙天佛刹、胜力佛刹、师子佛刹、离尘佛刹、德首佛刹、仁王佛刹、华幢佛刹,不退菩萨当往生者,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

  以上明他方十一佛刹之名,及往生菩萨之数。此下复标第十二、第十三两佛刹。《会疏》曰:‘十三次序,为出世前后,为约方所,其义未明。’故今亦不必深究。经中举本土及他方十三刹,此十三刹仅为无量刹土中之略例。

其第十二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日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上文采自《魏译》。若参证《唐译》,则此处第一句‘其第十二佛’,应指第十二佛刹。(例如《魏译》‘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唐译》则为‘宝藏佛国’。)至于第十二佛土显往生菩萨之德,亦是例举。‘坚固之法’者,不退转法也。至于不退菩萨亦往生极乐,其义为何?如《大论》中:‘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又《论注》云:‘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已上七地已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愿生彼者,当为此耳。’又云:‘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以上《大论》与《往生论注》,皆明不退菩萨愿往生极乐之因由也。

  《无量寿起信论》曰:‘右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所以智者大师临终,令门人唱无量寿佛,及观经题目。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薰修,圣行道力,实不唐捐。”言讫,称三宝名,奄然而逝’。唐法照上五台,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问修行之要。文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照云:“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时,决定往生。”二大菩萨因与授记曰:“汝以念佛不思议故,毕竟证无上觉。若善男女愿疾出离,应当念佛。”慧日泛舶渡海,达天竺。至健驮罗国。东北大山有观音像。日乃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忽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可见净土法门,胜过诸行。他如天亲大士《往生论》、马鸣大士《起信论》、智者大师《十疑论》,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莲池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赞叹,导往西方。决无欺世误人之事。何况我等生当末季,法弱魔强。独力修行,岂无错路。若复徘徊不信,深恋尘劳。如蛾赴火,如鱼处涸。曾不几时,大苦随后。宜各猛省,莫更他求。

  (以上正宗分竟。)

  彭氏《起信论》释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广大誓愿,为令行者生担荷心。发起悲智,具普贤愿故。一、次明法藏广大功德,为令行者生真实心,广行方便,满普贤行故。一、次明极乐依正种种庄严。为今行者生决定心,至诚回向,入佛境界,不堕疑城故。一、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间果报,为令行者生精进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决生彼国故。’准彭氏之说,要而言之,其首二则是劝愿,亦即发菩提心也。第三则是劝信。其末则劝行。止恶行善,而善中之王则持名也。信愿即是发菩提心,持名即一向专念。正是本经之宗。故云‘正宗分’。若约小本,即是信愿持名。两本繁简有差,而纲宗无异。灵峰大师论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两本合参,宗旨益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