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哪里适合放生乌龟呢

时间:2023-03-30 14:22       来源: 未知

〔菩萨=婆罗门〕

此本生经历是佛在阿罗毘附近之阿伽罗婆庙时,就作草庵之规则所作之谈话。此故事于前之宝珠颈龙王本生经历〔第二五三、汉译南传藏第三十四卷〕中,已为说述。佛呼比丘等曰:“汝等比丘!在佛未出世以前,依外道出家之出家者,虽然由王与以施物之选择,但乞求非他人之所好,亦不与他人愉快之感,是故多不乞求。”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都治国时,菩萨生于某街之婆罗门家,人人呼彼名为阿提赛那童子。成年开始,彼于得叉尸罗学习一切技术后,知爱欲之苦痛,出家入仙人之群,得神通力与定力。常住雪山地方,欲求盐酢,出至人里,到着波罗奈住于公园,翌日为乞食游行至王庭;王对彼之行为态度,甚为满足,呼彼近前,坐于宫殿之坛座,给与美食,食已,王由彼闻感谢之言甚喜,得彼之同意,使摩诃萨住于王庭之内,一日施行二三次之招待。

某日,王满足于法语,王云﹕“自王国以下,汝欲何物,请汝言之。”王使菩萨选择,菩萨不云:“请将此与我。”而其他之乞求者则云:“将此与我。”对自己所欲之物,任意乞求,王心虽不愿,但仍施与。某日国王自思:“他之乞求者或托钵僧,向我乞求『请与我如是如是之物’,而阿提阇那自我与彼选择之时以来,任何之物,亦不乞求,彼实贤能而长于方便,我将问彼。”某日彼于早饭终了,往彼之所,坐于一方,问他人乞求与彼之不乞求之缘由,唱第一之偈:

阿提阇那仙。乞者我不识

结群来乞求。如何汝不求?

菩萨闻此唱第二之偈:

乞求者不乐。不与者不乐

是故我不求。我不抱敌意

王闻此言唱次之三偈:

乞求生活者。非时乞施物

夺他人善行。失自己生计

乞求生活者。以时乞施物

他人为善行。自己得生存

见来乞求者。贤者决不怒

梵行者!我对汝爱慕。汝选一切物

如斯菩萨虽由王给与选择,但决不乞求。菩萨于王述自己之希望时,向王说示出家之道:“大王!乞求之事,为爱欲之享乐者与在家者所行之事,非出家者之所为,出家者由出家之时以来,为与在家不同之清净生活。”为说明出家之道唱第六之偈:

智慧者不乞。信士能知之

故圣者默立。此即彼乞求

王闻菩萨之言曰“尊者!贤明之相从者自知与其友佳物,我亦如是如是与汝。”

于是唱第七之偈﹕

婆罗门!我与汝赤牛。千牝与一牡

闻汝相应法。何故不可与!

闻如是语已菩萨曰:“大王!我为一贫穷之出家僧,牛对我为无用。”菩萨与以拒绝。于是王守彼之教诫,为布施等之善行,出生为天界之身,菩萨亦为不退转之禅定者,得生于梵天界。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多人得预流果--而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阿难,阿提阇那即是我。”1MK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别人眼中的你(感悟人生)

  兄弟俩打游戏,弟弟技术比较差,玩了半天都没通关,哥哥忍不住骂了句“怎么这么笨”之后,弟弟每出一次错,哥哥就骂“白痴啊”……接连几次后,弟弟回了句“那你是白痴他哥”。哥哥一时语塞。  

  好玩的是,人们通常就是为了摆脱和“白痴”的关系才骂出那些话的。老师如果遇到个孩子怎么都教不会,忍不住骂了句“傻瓜”,那是实在受不了自己是“傻瓜的老师”。父母打骂顽劣的孩子,是想自己不再做“捣蛋鬼的爸爸、妈妈”。但是嘴巴上的一时舒服其实从来没能讨到便宜,再看到那个孩子,老师、父母都没逃开自己的身份。

  好在“傻瓜的老师”并不是一个人从娘胎里带来,一直到死的唯一身份。老师在面对学生时才是老师,回到家,他也是别人的孩子。他也只在觉得学生是傻瓜时,才是“傻瓜的老师”,而学生中还有聪明、勤奋的。

  因为身份总是依着所处对象在变化,我们就容易选择那些让自己比较好受的身份。就像有些家庭不美满的男人会觉得,与其做一个刁蛮妻子的老公,不如做一个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

  其实,与其说身份标签是由我们和他人的互动产生的,还不如说是因我们对他人的认识来设定的。

  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佛陀有个叫象守的侍者。一天晚上,佛陀迟迟没有进屋休息,因为侍者不能在佛陀前进屋,象守就一直等着。一会儿天下起了小雨,象守又冷又困,就想怎么才能让佛陀进屋。那时,人们会说“鬼来了”,把啼哭的小孩吓得不敢再吵。象守想起这个方法,就用它吓唬佛陀。“鬼来了,鬼来了!”佛陀没有被吓到,象守自己却遭到讥嫌。“佛陀弟子当中怎么还会有这种愚痴的人?”佛陀没有沮丧弟子怎么这么蠢,只是说:“我家广大,什么人都有。他虽然干了件傻事,可这辈子他能证阿罗汉(指修行达到较高境界)。”  

  佛经记载,佛陀也会呵责弟子,会骂弟子是“痴人”,但“痴人”当然不是佛陀对弟子仅有的看法。佛陀的弟子众多,有出生尊贵的,有出生低贱的,有一百天记不住一句偈的,有杀人如麻的……而尊贵的变成了乞食的行者,低贱的变成了令人敬畏的持律比丘,笨拙的变成了具足神通的阿罗汉……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佛陀眼中的人只是当下这个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佛陀教导的“缘起性空”,就我们人来说,没人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恒定身份。“我家广大”,在常人眼里可能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佛陀眼里却是无限的可能性。▲

来源:《 生命时报 》(2014年01月31日 第 11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