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县适合放生的地方有哪些景区

时间:2023-04-04 07:22       来源: 未知

修行者不可不知的称谓“知识”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和尚退位后,法弟继任住持者,称“退居和尚”,弟子、法子继任者,称“退居老和尚”。
  和尚是梵语,译为中文乃“亲教师”之义。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摩阿阇黎”、“教授阿阇黎”等三师及七尊证登坛证盟,以及“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阿阇黎意即“轨范师”,可以轨范吾人身心,导人正道者,故又称“导师”。
  出家者,除了受戒师父之外,还有依止师父、剃度师父。“师父”在丛林中也是职务的通称,例如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甚至现代信徒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
  “法师”者,“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之谓。在大乘八宗之中,研读修习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例如:道宣律师、僧佑律师等;研究论藏或造论以阐扬佛法者,称“论师”,例如世亲论师、龙树论师、无著论师等;专门修习坐禅者,称“禅师”。开创一宗一派之人,称“开祖”;传承其教法之人,称“列祖”;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称“开山”,一般称“开山大师”。
  “大师”者,在社会上极为通用,凡专家、杰出者即可称之。例如张大千大师、黄君璧大师。大陆上比丘尼也称为大师,大师有“菩萨”之义,菩萨又称“大士”,例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文殊大士等。佛教中,大士易称,法师难为;只要发心,即可称“大士”。过去大陆丛林,凡监院、堂主以上即称大士。
  在家居士也可以称“上人”,例如《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之人、大人物之意。因此,不管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兼备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惟“长老”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称“下座”,十年以上称“中座”,二十年以上称“上座”。上座者,即可称为“长老”。
  在印度佛教律仪中,男众比丘称“大德僧”;女众比丘尼称“大姐僧”。中国则于历代各朝中均有帝王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玉琳国师、悟达国师等。在寺院中,全心为佛教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或称“道人”、“教士”。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居士”、“师兄”、“师姐”;出家众亦可互称“师兄”,或称“道兄”、“戒兄”、“学兄”、“法兄”等。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则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与称谓有关的佛教名相,如:僧伽、僧侣、僧俗、僧信、缁素、同参、善知识、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弘讲师、弘教师、檀讲师、檀教师、檀那、施主、功德主等。称谓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其职称非“主”即“头”,例如管理藏经者称“藏主”,管理寺地田产者称“庄主”,管理库房者称“库头”,负责煮饭者为“饭头”,负责烧水的是“水头”,负责田园种菜者称“菜头”,管理园圃的称“园头”,甚至连打扫厕所也称“净头”,可见佛教对僧众人格的尊重。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法合宜的称呼,其实也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开示|谛闲法师:若生从糊涂来,死随糊涂去,如何是好——普贤十大愿王别释之广修供养、忏悔业障

丙、广修供养愿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所供之境,有竖有横:竖则指过去现未三世一切佛,横则言尽法界遍虚空十方一切佛。普贤菩萨修行,无论三世十方一切诸佛,悉皆供养,愿亦如是。至所供养者,究竟何物?不外乎财供养与法供养。

初释财供养:人以自己无金钱,即不能行此供养;然外财供养用金钱,而内财供养不用金钱。《法华经》云:用身口意三业恭敬供养,即礼拜赞叹供养,是为竖供养;若出门随时随处供养,为横供养也。至于外财供养,有财当施;有财若不施,是名悭贪,为生死根。

吾人悭贪之心一起,即反对慈悲,则背宇宙布施之妙用矣。修行者,具大慈悲心故,随缘施舍,尽心供养;即一香一华,亦称理成就。有偈曰:

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菩萨二乘僧。

供养过去佛,若释迦如来;供养未来佛,若弥勒如来。唯现在无佛时代,从何供养?即《十六观经》云:“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愿吾人对于生我父育我母,必孝必顺;对于师长,服劳奉养。至如女子之嫁也,对于公婆克尽妇道,殷勤侍奉,是皆供养现在佛也。倘不供养家中活佛,将供养何人?近佛不拜,遑论远佛?是皆吾人所当注意者也。

即如现前大众,当体有成佛性,特未修耳,修则迟早必定成佛。人人皆是未来诸佛,知此则彼此谦恭,道德相尚,乃真实共和平等,无结内排外,贵自贱他,不为名利臣奴,不随潮流胥溺,故佛法最适于今日之共和时代。

但修行之人,不仅对人类而礼敬之、供养之,即牛羊犬豕等众生,亦以戒杀放生为重。何以故?一切众生具佛性故,当来必定成佛故,即恭敬供养未来诸佛故。如是供养,缘慈悲心,起慈悲心,可拔一切业障根本。随地随时修此供养,是名广修供养。

次释法供养:如法师说正法,以转迷启悟为主旨。众生在迷,法师本慈悲心,为开众生觉路故,用法布施,即以法供养法界也。然法师既能以法供养,非法师亦可修此供养。即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逢人即劝,逢人即念,亦可法供养也。

凡广修供养者,对于财法二施,均由小至大;先劝一家,由一家及他家,从一方及十方。其实普贤缘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知佛法者,无待赘述。

丁、忏悔业障愿

第四大愿:忏悔业障。业障不忏悔,则广供不广供,赞叹不赞叹,礼敬不礼敬,皆为业所障。

如说八苦,从苦入苦。在睡眠中,梦想颠倒,早起则妄想愈多,殆被业障所牵身。总之,善业少而恶业多。恶业何来?皆从心造。心能止恶,心能修善。吾人所以行善恶者,皆以身与口与意三者之故,谓之身业、口业、意业。此三业正,则善自然而修,恶自然而止;此三业不谨,则恶事乃成。

所谓成恶事者,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即杀生、偷盗、邪淫是,皆由身所成之恶事也。口四者,即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是,皆由口所作之恶事也。意三者,悭贪、嗔恚、邪见是,此由贪、嗔、痴三毒而成,为一切恶业之本也。由三业而造出十恶,止此十恶,而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悭贪、不嗔恚、不邪见之十戒,是为十善。

吾人作恶,当堕恶道,行善则功德无量,当生善道。殊不知善业障心,难出三界。如作上品五逆十恶身,感地狱道身;行中品五逆十恶身,感畜生道身;作下品五逆十恶身,感饿鬼道身。作下品十善者,感修罗道身;行中品十善者,感人道身;单修上品十善,得生四天王及忉利天宫;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得生欲界空居四天。

色界四禅,共十八天:初禅三天,难逃火灾。二禅三天,未离水灾。三禅三天,犹遭风灾。四禅九天,无云、福生、广果三天,凡夫住处,修禅者得生其中;无想天外道所居;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五天,第三果居处,未得四果,尚有分段生死。以上十八天,离欲粗散,未出色笼,故名色界。

上来三途是恶业,欲界六天是善业,色无色界,是不动业。此三种业皆能障心,均不免为生死牢笼;所以云三界皆苦,无一可乐。若要竖出三界,实难之难!是故劝他念佛不肯念,求生净土不肯求,头出头没,生生死死,轮回六趣,无有尽期。古德云:“万般皆是苦,唯有业随身。”

或言我一生皆行善事,何业障之有?独不知无始以来,从身、语、意所生一切业障,诚难覼述。故《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业障,必当早求忏悔。

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然忏悔之法亦多端矣,念“南无阿弥陀佛”,亦忏悔之最好法门。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又云“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故人能念佛持咒,则业障自除,事理自然明了。

若生从糊涂来,死随糊涂去,如何是好?但生者已生,死时当求正念分明。欲求正念分明,须要至诚恳切,用身、语、意三业忏悔。盖因自己一切业障,从三业来,亦当从三业去也。奉劝大众,信得真,愿得切,老实念佛,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无论利根钝根,业轻业重,但肯信愿持名,无不往生极乐。故古德偈云“六欲诸天受五衰,三禅尚自有风灾。假饶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不我欺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