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放生比较好的地方有哪些

时间:2023-04-05 11:32       来源: 未知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更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寻找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理念之间的契合点,促动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观的合理嫁接。藏族作为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藏传佛教伦理已不仅仅是宗教徒的行为准则,而早已成为了藏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某些核心价值认识如平等友爱、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在今天的社会建设中仍然不失现代意义。

自从藏传佛教在广裹的青藏高原形成和发展起来以后,佛教和藏族便形成了水乳交融,难解难分的关系,藏传佛教道德也逐渐在整个藏族伦理道德中居于核心地位,渗透到广大藏民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藏族伦理主要体现出以下的佛教特征:

(一)慈悲行善,无私利他

藏族接受了佛教戒恶扬善的价值取向。佛教的善,外延有不少,其中之一是爱利他人。慈悲为怀,忘我利他,普度众生,这也是藏传佛教中蕴含的最为深沉的价值取向,成为藏人思想中最后的、最高的境界。宗喀巴大师说:“即如我堕人三有苦海,诸众生因辨别取舍之慧眼紧闭,故尔不能趋向远离苦海之极乐境域。具足佛种姓之诸大成就者观见此种情形后理应发悲悯心而利益他们。”①这就是“由于大慈悲而成为利他”的上士道者。宗喀巴大师告诫藏人,要想成为一个大乘人,应该进一步想到,自己之所以要出离三界,完全是因为自己已经确认在整个生死轮回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推己及人,三界一切有情也都和我一样,如果不出离生死,则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只有痛苦,而绝无快乐。有了这样的认同,就会发大悲心,愿普度一切众生,同出苦海、誓求成佛、共享佛果。藏传佛教倡导的利他是一种不图回报的利他精神,它教育人们从动机上培养利他之心,即“四无量心”。藏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并经常念诵的阪依颂说:“愿诸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发慈心)!愿诸有情永离苦恼及苦恼因(发悲心)!愿诸有情永不离失无苦之乐(发喜心)!愿诸有情远离爱憎亲疏住平等舍(发舍心)!”“慈”是“与人为乐”;“悲”是“拔人以苦”;“喜”是见人离苦得乐而喜;“舍”是破除铿吝,自舍己乐,施与他人。除培养利他之心外,藏传佛教还主张实践利他之行,如说话使人喜欢,行动解人忧苦,一切随顺众生。

(二)因缘和合,本性自空

佛教从缘起论出发,说明世间一切物质都是由缘(条件)而生、缘尽而灭、没有自体(“我”)、虚幻不实的;不仅对象性的客观物体是没有真实本体的(“法无我”),而且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也是没有真实本体的(“人无我”)。佛教的时间观非常独特,千年万年只是短暂的刹那,这就更加剧了它的色空观。诸法无住,一切在流,一切在变,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本体,如果说有什么恒一不变的本质,那就是空,就是幻。“一切法性皆虚妄见,如梦如焰。所起影像,如水中月,如镜中像。”①“诸法空,诸法如梦,……诸法如幻。”②“幻如人,人如幻。”③众生之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④。“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一切皆空”。

藏传佛教完全肯定了从因缘聚散变化的角度对人生虚幻本质的揭示。宗喀巴大师说:“世俗之人将变化无常之人身及世事执著为恒常实有,由此颠倒识之遮蔽,故生起即身即世将永驻之分别心,从此即起需求欲,进而诸凡夫唯寻求如何灭除今生今世之痛苦,获取今生今世快乐之方便,至于来世、解脱、成佛之类之大事,则无任何兴趣,故尔不考虑,不观察。既然如此,他们亦不会生起阪依佛法之心了……。如是,诸凡夫因渴望自身永驻之理念所蒙蔽,遂于美誉名声、利益权势生起强烈的贪著之心。”这是说:世俗世界里的绝大多数人,由于不懂得世事和人身无常的道理,他们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没有超出为眼前和现实利益而奔忙的范围,有些唯利、贪色、嗜势的食客之类,则更是热衷于追逐功名利禄,金钱美女等瞬间的荣华富贵,至于死后的归属问题,则没有考虑过或者很少想。一个人如果这样只顾及此生此世的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世来生的长远利益,则连最起码的脱离恶趣,往生善趣的希望都没有了。若不能止息对于现实色、声、香、味、触五欲尘的享受和贪求,即不能超越个体物欲的羁绊,不知怖畏三恶趣的苦,就更不能厌三界苦,勤求出离。所以,在藏人心目中最迫切的是把一切有情众生引导到信仰三宝、深信业果的佛教轨道上来,将其造就成厌离三恶趣,渴望转生到三善趣中来的人。

(三)众生平等,自救自度

藏人追求的最高人生理想是“觉悟”、“涅梁”,进人“涅桨”就进人了“佛土”,摆脱了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痛苦,达到了永无烦恼的极乐世界。藏人最怕的是死后转生“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以及有善有恶的“阿修罗道”。活着是痛苦的,唯一的希望是现世成佛或来世转生佛土。那么,怎样才能得到佛果和福报呢?藏人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修行者自己,作什么业,就受什么报,未来的命运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叫“自作自受”、“自救自度”。

藏民族“自我救度”的思想是建立在佛教“众生平等”观念之上的。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能成佛。”藏传佛教的宁玛派、萨迎派、噶举派、觉朗派都沿续了这条内在超越的道路。根据它们的思想传统,神圣的佛性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当佛性贯注于人身之内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佛性又是内在的。就是说,佛既超越于世界之上,又内在于人心之中。而要理解佛,更多地要从内在的角度。觉朗派著名学者多布巴·喜饶坚赞大师说:“世间任何之方所,佛于何处寻皆无所得,圆满佛性即是心(人心),别处亦无佛可寻,佛性周遍诸有情。”噶举派著名学者岗波巴·达波拉杰大师说:“如来之藏遍及于一切众生中。”人通过修行实践,提升自己生命的内在本质来体悟这一佛性的神圣性,即人通过道德实践体悟佛界并不是一个屹立在彼岸的,可望而难及的神灯,而是人的理性、本性自我觉醒的过程,是本性心智自明自了,自我显发的过程,因为佛性和人心本来就不是相互隔绝的,在佛性和人心之间存在着一种原初的同一性。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在这种独特的背景下,藏传佛教伦理已经不是纯粹的外在的、外来的作用者,它已经圆融地成为了藏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部分,即使是今天,藏传佛教伦理中的部分思想资源也仍在闪烁着现代价值。

(一)慈悲利他的生命情怀

在藏传佛教充满利他精神的慈悲心的鼓舞下,多数虔诚的藏族信徒具有一种怜悯、善良、平等、友好的品德。

首先,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讲,对藏传佛教的信仰,不仅使信徒们以泰然自若、专心致志的神态去从事佛教事业,更从道德主体自身的层面上,竭力破除我执,破灭自私自利之欲;从道德客体的层面上,树立众生的观念,把一切为了众生作为自己毕生的道德价值追求,造就了藏民族谦恭、宽厚、和谐的德行和博大的胸襟。这种善良慈悲、乐于奉献、利益他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藏族人,提升了他们的道德境界,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缓解人际关系的矛盾与紧张,建立和谐的生活秩序。

其次,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生命情怀的宗教,藏传佛教以生命至上、至善的慈悲之心关注生命,对一切有情众生都倍加呵护,包括对动植物也持恻隐之心,不忍之心,倡导不仅要爱护动植物,还要爱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宗喀巴大师曾指出:“阪依法宝后,就要断除伤害众生的信念……我们对其他的人或者是对畜生决不能鞭打、捆绑、囚禁、穿鼻孔、脚踢、追赶、强迫使其驮沉重的驮子等。”宗喀巴还驳斥了种种反对禁杀牲畜的奇谈谬论,他说:“做杀害牲畜祭祀以为是在求正法,所以持此邪见杀害众生;又婆罗门等众外道为了满足食肉的愿望,借口说出一切畜生是由世主赐给人、天所受用的食物,所以杀害牲畜就没有罪过,说出种种邪知邪见的言词,而后又说这些都是为了正法故而杀生等等,以上这些所作所为皆属重业。”藏族民众从六道轮回的角度,常常想象所有众生都曾是自己的母亲,从而想念她们的恩德并决心报答这些恩德,这种大慈大悲的心怀,使得藏民们对一切生命都产生一种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此外,藏族古老的神灵观念对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以及苯教的“万物有灵”论与藏传佛教的“灵魂不灭”思想的不谋而合,三位一体,在广大藏族地区特别在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一股强大的不可动摇的力量,使他们不仅对一切动物持平等、爱惜之心,而且对自然界的植物及山川湖泊也怀有情感并加以细心保护,营造了一幅藏民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和谐的美丽画卷。

锅包豆腐的做法

  锅包豆腐做法简单是青少年食谱的常见菜,不一定要看锅包豆腐视频才能学会,但怎么做锅包豆腐最好吃。

  锅包豆腐的介绍:

  用锅包的方法做了豆腐,味道挺不错的,吃的是这种酸甜开胃,里面的姜丝尤其好吃~

  锅包豆腐的食材和调料:

  老豆腐一块 青椒一个 胡萝卜一段 姜一块 盐1/2小匙 糖2大匙 米醋或白醋3大匙 水2大匙

  教您锅包豆腐的家常做法,如何做锅包豆腐才好吃

  一、 豆腐切成厚片,均匀裹上干淀粉,放入不沾锅中加少许油,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待用

  二、 胡萝卜、青椒、姜分别切丝待用

  三、 重新起锅烧热,下少许油,先下姜丝炒香,再下,胡萝卜青椒丝和煎好的豆腐同炒

  四、 接着下入盐、糖、醋和水翻炒均匀,收汁出锅

  家常美食小贴士:

  豆腐很容易粘锅,所以建议用不粘锅烹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