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区市放生护生协会电话号码

时间:2023-05-01 08:09       来源: 未知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今略说之。金刚经是实相般若,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以开学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云何体用?“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所以六祖闻此二句,立时悟道。然则六祖何以一闻便悟?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早已见性。何以故?试看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於此偈语,知六祖已悟无住本性之体,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传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体用不二之理。後来即依此教化学人,大振宗风。可见这两句经,非常重要,望大家特别注意。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麽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是。

  诸同学!既知应无所住,即是实相菩提,亦即法身佛之境界,却不要去觅此实相,觅此法身佛,觅即不是。何以故?实相无相,不可觅故。放下便是,动念皆非。一起觅心,便成妄想。当知此实相境界,非诸佛独有,我等亦本自具足。所以者何?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故。只要大家此刻瞑目寂照,一念不生,则如如不动,万物同体,即是实相之无住真心。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修持不能相应者,因有所住,故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缚,岂能自见本性?

  大家现在修的是心地法门,须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认清。要明白这两句经的体用,必先立其体,然後才能起其用。体云何立?将一切有求有住之心放下便立。因一切放下,妄心自息。妄心息,则无住真心,自然现前。但是大家明知放下是好,而总不能放下者,何故?盖吾人业识太深,放下不易。因为放下不易,故又要从降伏其心下手。殊不知,一切无住,便是降伏。若另求降伏,便是头上安头。果能一切无住,即得实相本体。依实相本体,而住无所住,生无所生,即是依体起用。

  佛与众生之分,只在觉与不觉,慈悲与不慈悲。觉则即相离相,一切不住,故名日佛;不觉则见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众生。慈悲则平等为怀,万物一体,即名日佛;不慈悲则贪嗔痴慢,烦恼丛生,即名众生。然觉与不觉,乃体上之分;慈悲与不慈悲,乃用上之别。体用不二,皆是一心。若能转恶心为善心,即是佛心。故六祖云:“一念平直,众生是佛”。

  诸同学!佛有三身,当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其不住时,空寂灵知之真心,遍满虚空,即是法身。生其心时,善心生得善报,恶心生得恶报,此时之心,即是报身。一念思量,种种变化,思邪化地狱,思善化天堂,此时之心,即是化身。大家明白此理,就要时时在无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虚空,而不存虚空之量;度尽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即是无所住,随缘即是生其心。

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第二章宁与君子结怨,不与小人为友

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第二章 13.宁与君子结怨,不与小人为友

  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如今,道貌岸然的教化者特别多。他们为了获得一些利益,比如钱财、名声、权势,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救度天下苍生,为了人们的幸福安乐---乍听之下,定会为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胸怀所感动,但落到实处时,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非但未曾利益别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

  这种人常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关于这样的狡猾者,古往今来特别多:

  古印度有一个憨厚老实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个金瓶,却不知其价值,于是向旁人询问。一个狡猾的人对他说:“这是金瓶,价格昂贵。我们应该共同拥有它,因为找到金瓶的是你,而发现其价值的是我,所以我也有权利享用。”

  憨者觉得有理,便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商量把金瓶埋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需要时一起来取。

  事后,狡猾者心生一计,为独吞金瓶而将其转移到别处。过了一段时间,他邀憨者同去挖取金瓶,却不见金瓶踪迹。

  狡猾者先发制人,对目瞪口呆的憨者大吼:“一定是你把金瓶偷走了。”

  见对方吓得愣在那里,狡猾者于是顺水推舟,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唉,算了!只怪我们运气不好,金瓶可能是长翅膀飞走了,自认倒霉吧。”

  憨者缓过神来,并未按狡猾者制定的“套路”走,突然大声说道:“我绝对没偷!否则,当初就不会答应与你共享,肯定是你偷了。”

  狡猾者见一招不灵,又使出第二招:“你不承认的话,我们可请国王决断,弄不好可要坐牢啊!”

  狡猾者想以“国王”和“坐牢”来威胁对方,凭自己的小聪明和能言善辩获胜。但憨者心胸坦荡,毫无惧色,一口就答应了。

  到了国王处,狡猾者抢先陈述经过,并一口咬定是憨者偷了金瓶。

  幸好国王是位明君,他说:“你的理由不够充分,我要调查核实。”

  狡猾者又说:“我有个好主意,不如明天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去埋金瓶的地方询问土地神。”国王同意了。

  狡猾者回到家中,唆使父亲假扮土地神。第二天一早,父子俩到了藏金瓶的森林。儿子把父亲装进一截朽木,两头堵住,只留了一点供呼吸的缝隙。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去与国王等人会合,一起来到藏宝之地。

  狡猾者说:“请土地老爷显灵,指明偷金瓶的人。”

  此时,从朽木中传出了“土地神”的裁决:“是憨者偷的。”

  国王觉得有些蹊跷,但默不作声。

  憨者急了,用力推摇朽木:“你说是我偷的,可以把我烧死。但我认为你冤枉了我,所以决定先烧掉你。”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火石,捡来树叶枯枝,要烧这截朽木。

  狡猾者见势不妙,急忙上前阻挡:“不能烧,否则要受惩罚。”

  憨者一把推开他:“有什么不能烧的,烧了它之后就烧我。”

  火焰盛然,越来越旺,烟也熏进了木头里。“土地神”实在忍受不住了,大喊:“放我出来,我不是土地神。”

  至此,狡猾者的阴谋完全失败,金瓶也回到了憨者手中。

  可见,口是心非的狡猾者,常爱故弄玄虚、耍弄伎俩,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人不成反害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宁与君子结怨仇,也莫与小人结亲友。因为,即使与正直的君子结下了怨仇,但他们遇到对众生有利之事,也不会因为与你有矛盾就从中作梗,反而会尽力相助。但狡猾的小人却截然相反,且不说与其结怨会遭报复,就算与之结为亲友,也无法避免他们的暗算。

  纵然你真心对他,但因其本性卑劣,也不会懂得知恩图报。即使你平时一直关心他,但只要偶尔发生一点小摩擦,他就会怀恨在心,一有机会,便会变本加厉地损害你。尤其当涉及切身利益时,他更加会不择手段。

  因此,在与别人交往时,先观察他的人品非常重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