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人放生乌龟视频

时间:2023-05-22 08:26       来源: 未知

进入佛门,寺院、道场,进入佛门第一个看见谁?你进门,从山门进去,山门是天王殿,是佛家的大门。大门一打开,他坐在当中面对着门外,你一进门第一个看到他,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放光,看到没有?你去烧香磕头,把他当神明看待,你没有看到他的光,所以你不得受用。他那个光是什么?中国人造弥勒菩萨像,全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真有其人,《高僧传》里头有他的传记,宋朝,宋高宗时代,出现在浙江奉化,跟岳飞同时代。这个出家人,他的家世传记里头没有记载,不清楚,大概没人知道。每一天背一个大布袋,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到处化缘,别人给他东西,往布袋上一装,这就走了。对待任何人满面笑容、欢欢喜喜,所以也叫做欢喜佛。这个肚皮很大,很潇洒、很自在、很欢喜,他就在放这个光。见到他就是教你,人生一天到晚要欢喜,不要愁眉苦脸,愁眉苦脸多难过。笑面迎人,对待任何人都是笑面,我们有没有做到?

第二个,肚皮大代表什么?能包容,宽宏大量,包容一切,你不就没烦恼了吗?你烦恼为什么生?就是心量太小,斤斤计较。你懂得他这个意思,一见他的面,你就跟他一样!不再计较,不再生闷气,你欢欢喜喜。你这一欢喜,大家都欢喜,你不就得到受用了吗?你到寺院没有白来,这上头一堂课,所以是来上课的。你看,不需要人讲解,一见面一看就明白了。我做人要欢喜,要满面笑容,要放开度量,要包容一切,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不就是这个?这都是他的道,你不是全学会了吗?这就是放光,弥勒菩萨在放光。你不会,心里头妄念多、杂念多,你想不起来,你看不出来,这就叫覆盆于顶,你得不到受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九二集) 2012/4/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92

修行在生活

修行在生活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东乡县人放生乌龟视频

 马祖道一禅师和他的徒弟百丈禅师二人,创立了汉传佛教「丛林教育」,他们把许多僧侣聚集到丛林之中,制订僧团的生活规范,以做为磨炼身心、澡雪精神的凭借。其中有一门「出坡」功课,就是每天要进行环境清扫、锄草耕种等劳动作务。百丈禅师坚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根本原则,即使年届八十多岁高龄,依然遵循自己所立的规范,每日劳动精进不懈。

 徒弟们看见师父年纪大了,不忍让他继续再做粗重的工作,于是就把百丈禅师的工具藏了起来。百丈禅师因为找不到工具无法工作,就禁食不吃饭,以贯彻自己订立的丛林清规。僧团在老禅师的身教熏陶下,也都能恪遵其规定,日日力行无违。

 有一次,老禅师在日正当中时晒咸菜,骄阳炙人,满头大汗,徒弟看到了,就说:「师父您年纪大了,现在做太辛苦了!」老禅师气定神闲地回答:「那你认为什么时候做好呢?」

 老禅师的话语具有双重启发:现在日正当中不做,难道要留待太阳下山才晒咸菜吗?当下,就当善加把握,学习、修行皆然。否则老是错失良机,因而只会劳累叫苦,生活全然无味。再者,年纪大了还不做、不知精进修行,依然茫然于俗务,人身难得啊,在垂垂老矣的晚年,更当万缘已休,唯心不死,将生命中的慈祥发挥得淋漓尽致,带着欢喜迎向下一个旅程。

 至于出坡,则是训练谦卑忍辱、破除骄慢最好的方法。「黎明即起,洒扫、应对、进退」是汉文化重要的生活教育,在佛门亦然。出家唯一利他修行,而非吃斋念佛,舍世间无有可修对境。出坡,也是将自己内心杂乱一扫而空的方便法门。

友情链接():